尼科罗·帕格尼尼
他是历史上 最著名的小提琴大师 之一
同时也是意大利作曲家和鬼才音乐家
如果莫扎特是天使的话
那他大概一定会被称做魔鬼
尼科罗·帕格尼尼(Niccolo Paganini )
1782.10.27—1840.5.27
帕格尼尼以繁复、精湛的演奏技巧著称
他将小提琴的技巧发展到了无与伦比的地步
为小提琴艺术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有一种神奇的说法则是
他是如同浮士德般把灵魂卖给魔鬼的人
否则不可能在小提琴上演奏出那样的音乐来
今天剧院君就为你深扒帕格尼尼身上的那些
“魔鬼特质”
关键词1:不可思议的大手
帕格尼尼的身体似乎天生就是拉琴的
他的肩膀,他的手肘,他的手腕关节
都异常柔软
有多柔软呢?
据说他的左手姆指往后翻能触到小指
彷佛没有肌肉也没有关节
(剧院君提示:特殊动作,请勿随意模仿
一般情况下,小提琴家必须在高把位
才能用1、3指在两条弦上拉出八度音
但据说帕格尼尼可以用四根手指
在四条弦拉出四个八度
这相当于在手掌弯曲状态下
食指和小指指尖要相距至少20公分以上
(再次提示:不要随意测量
剧院君感叹:Book思议
加上帕格尼尼身材瘦长
拉琴时情绪激越,如痴如醉
简直就如魔鬼附身
法国著名小提琴演奏家鲁道尔夫·克鲁采尔
曾在日记中写道:
“犹如见到恶魔的幻影。”
关键词2:疯狂的极致
帕格尼尼的音乐富有激情的想象力
他以高超的小提琴技巧
创造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奇迹
帕格尼尼8岁时
便创作了他的第一首小提琴奏鸣曲
11岁就登台演奏自己创作的《变奏曲》
一举成功,轰动了舆论界
1797年之后
他的琴声已经遍及意、法、奥、德、英、捷克等国
据说他高超的演奏技巧
曾使在病中的老师罗拉跳下病榻
自愧无颜为师
他擅长使用戏剧性的夸张和对比手法、奇特的音响
来加强表演效果
塑造新奇而逼真的音乐形象
他的作品中大量出现
跳弓、飞跃断奏、十度、双泛音等高难度技术
其中《二十四首随想曲》被称做“惊世魔典”
嗯...这种难度的曲目
剧院君拉出来的效果大概是这样
不是不是!
正确的打开方式是这样!
这样啦!
▼▼▼
吕思清、黄蒙拉演奏:帕格尼尼《24首随想曲》No.24
关键词3:东方帕格尼尼
他叫黄蒙拉
现在,帕格尼尼早已成为小提琴的“顶级”代名词
而有一位中国小提琴家曾多次斩获此大奖
他就是黄蒙拉
曾获第49届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大赛金奖
同时获得“帕格尼尼随想曲演奏奖”
和“纪念马里奥罗明内里奖”
他是当代最活跃的小提琴家之一
黄蒙拉出生于上海,先后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和德国吕贝克音乐学院。
他运弓稳健,控制力极佳,修长的手指在琴弦上急速流动,可以说“还原”了那个疯狂的帕格尼尼;他强调读谱,理性解剖音乐,演奏彰显出一丝不苟的严谨,并融汇了极为丰富的个性元素。
1月13日,这位优秀的青年小提琴家将为我们带来帕格尼尼颇受欢迎的《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帕格尼尼最经常被演奏的就是这部协奏曲,它大致是在1811至1817年间完成。帕格尼尼在这部作品中充分运用了他的双泛音、跳弓等独具匠心的高超技巧,曲中充满了意大利民间音乐的风格,展现出如歌般优美的旋律。
虽然这首曲子变化繁多,演奏却很少使人产生厌倦无聊之感。
因为帕格尼尼并不单单用技巧取悦观众,魔鬼的技艺对他而言只是一种优势条件,他的创作丝毫不因炫技而减低音乐性。
有人说他把灵魂出卖给了魔鬼
亲爱的朋友
你敢来挑战这致命的吸引吗?
1月13日
感受一下帕格尼尼的曲子中藏着的那位“魔鬼”
杭州爱乐乐团2017-2018音乐季音乐会
遇见大师Ⅲ里科·萨卡尼
2018-1-13 19:30
杭州大剧院 歌剧院
嘉宾 | Artists
指挥:里科·萨卡尼
小提琴:黄蒙拉
乐团:杭州爱乐乐团
票价 | Price
80、120、180、280元
购票请戳“阅读原文”
说明:
1、1.2米以下孩童谢绝入场
2、指定演出
3、迟到观众幕间进场
曲目 | Programme
尼可罗·帕格尼尼 D大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作品6号[35′]
中场休息
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D大调第三交响曲《波兰》,作品29号 [45′]
N.PaganiniViolin Concerto No.1 in D Major, Op.6[35′]
Intermission
I. Tchaikovsky Symphony No. 3 in D Major, “Polish”, Op. 29 [45′]
(演出曲目及顺序以实际当天演奏为准)
剧院君温馨提示:
近期新业路博奥隧道已经开始施工,对交通和道路造成一定影响。请大家出行注意安全,同时倡议前来观剧的朋友们选择公共交通工具,绿色出行!
让我们将“绿色”传递下去!
详情☞最新开票||双十一晚会惊艳全场的世界第一舞剧要来杭州啦!
详情☞最新开票||匈牙利柯达伊爱乐乐团送你新年第一弹
详情☞最新开票||2018越剧春晚盛大开票,十大流派、十二朵梅花“花园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