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名曲赏析 > 港下印象

港下印象

  • 发布时间:2023-05-10 14:56:27

港下印象

我们最近走访了傅坊乡港下村,这是个具有典型家族传承历史的古村落。古老的历史、秀丽的风景、深厚的文化底蕴令人震撼。但是历经600多年的沧桑,如今已经开始显现出破败的景象。正因为有了这种破败,我们觉得更有必要把我们所看到的、所体会到的东西反映出来,让人们来重视这种破败、关注这种破败。当然,更希望人们来挽救这种破败。因为我们感觉从文物遗迹、山水风景、人文历史、交通通讯、生态环境以及与军峰山、石咀温泉景点的连接等等诸多方面来看,港下都不失为我县一处优美的旅游风景点(港下村到石渠温泉景点不到10公里)。为此,我们试图以我们的拙笔进一步撩开港下村神秘古老的面纱,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这个古老的山村。

一、武夷山下,一颗明珠

港下(始称柏溪),坐落在莽莽武夷山麓群山环抱中,距县城40余公里,至今已经走过600余年的沧桑岁月。村里以吴姓为主。据《柏溪吴氏族谱》记载,延陵吴氏祖先德澄公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由南丰水东迁往港下。其时,因村中原址有一棵千年古柏树和一条从山上蜿蜒而下的涓涓小溪,故取村名曰“柏溪”,港下是解放后才改过来的村名。

港下村海拔600余米,气候湿润偏凉,年平均温度一般在摄氏18度左右,夏季凉爽舒适,适宜避暑。现有82户,628人,近年来年轻人都出门了,因此村里常住人口只有80余人。可耕作土地670亩,以栽种水稻为主,还种植了白莲、草药等经济作物。有山林面积9000亩,近年来部分山地种植了南丰蜜桔。植被以毛竹、松木、杉木、柏木等杂木林为主,还有古枫树、古白桦树、古柞木等,林业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达百分之百。山上有雉鸡、鹧鸪、田鸡、斑鸠、竹鸡、白鹭、猫头鹰、野兔、野猪、山羊、狍、狐狸、獐、野山牛等飞禽走兽。

港下建村是严格按宣公“长房纶子孙须逢塘而开”的遗训来布局的,村落傍山而建,村内现有大小池塘十六口。选址从“水口”到每户房屋都根据风水地理依山形地势兴建,分别有“左狮右象、旗鼓相当,五马并槽、玉带缠腰,蟒蛇出洞、鱼跃龙门,笔架案山、荷盖金龟”等,布局严谨,结构合理,十分讲究。村内现有吴氏祠堂三座,“吴氏总词”、“廷政公祠”、“柏溪天禄公祠”,均为清初建筑。后“吴氏总祠”大部分毁于兵燹,于清咸丰初年重修,其横梁等处的木雕精美细腻,2013年,省博物馆专家考察后认为其雕刻有“明代风格”。每年清明、冬至期间,吴氏族人在祠堂隆重祭祀祖先的规矩一直延续至今。《柏溪吴氏族谱》“祠规”:“清明冬至拜祖,支下绅儒及七十以上耆老登祠登坟行礼饮馂。冬至则入昭穆,主者亦以饮馂”。“柏溪天禄公祠”正门上方有摹孔圣篆有:“吴延陵后裔”,分别有外联和内联各一副,外联“科登雁塔蟾宫荫垂六世,门对牛山狮巘秀竞两峰”,内联“柏溪六世蒸甞庙,梅里千秋德让家”。系对吴氏族人登科取士、积极进取精神和对祖先祭祀不断以及对先祖德让天下美德的赞誉。门联对仗工整、形容贴切。,这就是几百年来吴氏族人在这条石板路上走过的沧桑岁月留下的印迹。村里还有两座正方形的石座,,高1.5米,每个石座上面都有2个直径约30厘米的圆洞。陪同我们的傅坊中学老师、吴氏后裔吴春华告诉我们,这是建村时就筑好的,是“天灯”的底座。据老辈说,“天灯”高丈五许,每当夜幕开始降临的时候,就会燃起“天灯”,让光芒照亮村里的每个角落,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风雨无阻,预示着吴氏后人前程辉煌灿烂,不可限量。可惜这一胜景已经消失多年了。吴老师还告诉我们,据前辈说港下鼎盛时期,有人口999人,每天早上都有“露水圩”(早市),港下当年的繁荣可见一斑。

港下“水口”建有“军山殿”一座,殿内供奉的是“番君”吴芮。左边是“夫人”,右边是“太子”,吴芮座像前供有“红衫太子”,右侧还供有一“土地”小神像。吴芮为吴氏祖先,秦朝末年为番阳县令(今江西鄱阳东部)。因为体恤民情,深得民心,被当地百姓奉为“番君”。后来因为帮助刘邦破秦,立下汗马功劳,在汉初被封为“长沙王”。港下吴氏以吴芮为守护神,自然是希望借助这位集“王”与“神”为一体的祖先来护佑族人兴旺发达、世代平安。再往前走有一座小“将军殿”,殿内供有一“将军”像,至于供的是哪位将军,无考。村头有这样一位“大牌”把守,村尾自然不能马虎。兴建于乾隆年间的“关帝殿”坐落在进村路口右边(古时港下“水口”为村民进出主要大路口,“关帝殿”这边只有一条险峻陡峭的羊肠小道,随着时代的变迁,“关帝殿”这边便逐渐成为村民进出的主要通道)。殿外门上挂有一“天地同流”大匾,字为楷体,遒劲有力。左上方书有“光绪十二年岁次丙戌吉立”。右下方书“季夏月中澣谷旦酬恩信士吴扬勋敬助”。殿内正中供有关帝像,左周仓,右关平。关帝正前方的台案上供奉的是神农氏。殿内神像都是前些年新塑的。大殿左边是是“文昌宫”,右边是“三官殿”。同样在关帝爷右侧供有一小“土地”神像。我们不明白为什么在神殿里总有“土地”的身影?陪同我们的吴老师是这样解释的:因为“番君”和“关帝爷”地位崇高,比较繁忙,所以需要“土地”处理日常事务,“土地爷”就相当于现在的办公室主任,听了不免令人莞尔。至于作为人文始祖的神农氏,其地位不应该比关帝低,为什么却比关帝像小许多?吴老师是这样说的:正因为如此,所以神农氏就排在关帝爷前面,这样的解释似乎也说得过去。殿内院落里有一古戏台,建于“关帝殿”正前方,主要是为了每年五月十三前后村戏时方便“关帝爷”看戏。,字迹已经被岁月打磨得斑驳陆离。戏台上木制屏隔上有一幅行书手迹,字体遒劲有力,入木三分,颇有米芾字体风韵,可惜因为时代久远,许多字被磨损得模糊不清,书者为村里儒生人吴大霖。院内一棵罗汉松特别引人注目,挂着“国家一级保护古树、编号0033”的牌子,年代注明“500年以上”。古树饱经风霜,铁杆虬枝,苍劲古拙。虽然在2008年那次严冬的冰冻中,古树主枝杆都被冰凌压断了,但是重新长出的枝叶,显得繁茂笼葱,彰显出一种坚韧不拔、生机勃勃的活力。这或许就是港下吴氏族人几百年来生生不息、奋发向上的象征吧。

港下村“美人照镜”和“天葬地”的典故流传了几百年。“美人照镜”和“天葬地”分别处于在现在进村路口左右山上,离村落500余米,隔路相望。相传明末年间德澄公母胡氏亡故,出殡的那天当灵柩抬到村外时,刹时雷鸣电闪、乌云密布,天降瓢泼大雨,抬灵柩的人放下灵柩纷纷避雨。当雨停后人们发现灵柩竟然被坍塌的山石掩埋挖不出来了。风水先生勘测后说:“此乃天葬地,风水宝地也”!于是便在此立下“明故祖吴母胡氏老孺人墓”墓碑,此墓现在还保存完好,吴氏后人祭祀不断。或许因为吴母胡氏生前生性喜洁净爱梳洗,当天山体坍塌处竟然出现了一陡峭青石绝壁,犹如一面硕大的明镜,与墓碑遥相守望,为的是好让吴母胡氏在夜深人静时对镜梳洗吧,这就是“美人照镜”的由来。

当我们徜徉在村里,走在村里铺着鹅卵石和青石板的小路上,看着那一栋栋历经几百年风雨沧桑几近破败的老屋时,一丝淡淡的哀愁袭上心来。曾经显赫的“大夫第”早就已经被拆毁,书有“大夫第”的牌匾被随意的遗弃在路边的杂草间,无人过问。听说石块和砖头被用作砌村校。不知道一代文人吴嘉宾在天之灵是不是会为这物尽其用感到些许的慰藉。村里老屋大多是空置的,许多已经是残垣断壁了。当我们不经意间随手推开一扇门,就会觉得有一股令人窒息的、古老的、深沉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镂花雕刻的石窗和木窗,结构简单但不失古朴。铺着方块地砖的厅堂上,我们能想象宅主当年捧着书卷踱着方步在埋头苦读的情景。有的老屋里的木柱虽然已经被虫蛀了并开始腐坏,但是模糊的对联透着一种经久不散的书香气息,只是平添了几分陈旧的、幽深的韵味。乾隆时进士吴家驹昔日的府邸,如今只有青麻长条石砌就的残破的门楼可以窥见昔日的气派和辉煌。狮山脚下,乾隆时期在沪经商发家的巨富吴正泰三兄弟回乡建造的宅第,早就被夷为平地(毁于咸丰七年兵燹),只留下那青石板铺就的三厢进的地基,显示着当年的豪华,令人不免生出感叹:“旧时王榭堂前燕,今日不知何处栖”。村里房屋墙壁上和几户民宅里还有好几处红军标语:“红军是工农的军队”,“分田地、打土豪”等等,还有许多已经看不清楚了,从落款看是红三军团留下的,可见红军当年在这一带活动过。

因为有宣公“长房纶子孙须逢塘而开”的遗训,村里宅第间都有大小池塘分布,犹如珍珠般散落其间,一条涓涓的山泉穿行于村间,水流潺潺,清渠绕户。傍晚时分,池塘里白鹅舞红掌,黑鸭戏清波。家家屋顶飘出的袅袅炊烟,和山林里蒸腾散发的水气交织在一起,氤氲如雾,为山村增添了几分朦胧而神秘的气氛,好一幅清逸淡雅的山水画!我们去的时候正值仲夏,夜幕中,莲叶田田,荷花婷婷,晚风吹拂,欲动还止,淡淡花香弥漫空中,沁人肺腑。蛙鸣此起彼伏,与倦鸟回窝的“啾啾”声,与山风抚摸下树林发出的呢哝软语交织,组成了一曲奇妙和谐的田园交响小夜曲,如天籁之音,能不令人陶醉?然而即便是人在仙境,却总也去不掉我们心中隐隐的惆怅。这惆怅不为别的,只为了今天这古老的村庄。

二、吴氏姓氏,可追上古

《山海经》载:“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天”的意思就是“大”,“天吴”就是伟大的吴。说到吴氏远祖,不能不多说说泰伯、仲雍二人。他们两度出亡,不受王位。并改服易容逃到吴地,创造了吴国。孔子赞道:“泰伯,其可谓致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在孔子看来,泰伯品德已经到了最高境界,没有什么褒奖的词语可以形容了。相传泰伯去世后,吴人悲痛欲绝,哀号震天。为表敬仰怀念之情,百姓都采集泰伯生前最喜种植的苎麻系在腰间。这一风俗延续至今,逐渐成了人们为逝世的长辈披麻戴孝的风俗。在吴氏古老悠深的发展和迁徙史上,季札同样是一颗闪耀着光芒的明星。季札是吴王寿梦的第四子,颇有祖风,素以贤德著称。连孔子亦特别敬重和欣赏他,当时有“南季北孔”之说。司马迁称赞他是个“见微而知清浊”的仁德之人。吴王欲传位于他,兄长们也认为他的才干足以治国,都拥戴他继承王位,但是他坚辞不受逃到延陵,隐于山林之间,终日躬耕劳作,以明心志。因为他受封于延陵,故被称为“延陵季子”。

时光荏苒,岁月悠悠,二十五世后,吴王夫差被越灭国。自此,吴氏子孙便以国为姓改姬姓为吴姓。现在江南吴姓的始祖为吴宣(874—950年),乃吴国贤公子季札的五十三世孙,时居西蜀阆州,娶西川节度使孟知祥女,有三子,长纶、次经、幼绍。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孟知祥为东西两川节度使。次年,孟知祥在成都称帝,国号大蜀,改元明德。封吴宣为驸马宣城公。不一年,孟知祥殁,子孟昶继位。吴宣生活在西南的小朝廷,虽有荣华富贵然心怀惴惴。其长子纶亦常常劝说他早日离开。于是吴宣拒辞“蜀王”封号,举家离蜀,迁徙至江西抚州石井。之后留下次子吴经在石井,带着长子吴纶和幼子吴绍迁移至南丰嘉禾驿梓口庙李宁庄。吴宣七十五岁时,又迁于南丰祝家山里屋金斗窠,后汉乾佑三年(950年)逝世,葬于青铜山。现港下村吴氏始祖德澄公乃宣公十五代孙,自明永乐二年(1404年)由南丰水东迁往港下。

(建于清康熙年间的吴氏宗祠)

三、吴、曾、王姓,渊源极深

吴、曾、王三家有着很深的渊源。据宋友贤先生著作《曾巩传》载:曾、王两家的亲戚关系是通过与吴氏互为联姻的纽带建立起来的。抚州府金溪柘岗吴氏是金溪望族,始祖吴谦生有吴德筠兄弟四人,德筠居长。吴德筠有子吴敏、吴畋、吴孜等七人,女一人。这个女儿就嫁给了曾易占,也就是曾巩的生母。而曾易占的妹妹又嫁给了吴敏。,也就是王安石的父亲,她称呼曾易占为姑丈。而吴敏的长子吴芮(非曾氏所生)却又将女儿配于王安石,,王安石则应该称呼曾巩为表舅。、王安石父子均为金溪柘岗吴家女婿,王安石母亲吴太夫人系吴畋之女,吴畋有三个儿子:吴亿、吴冕、吴华,是王安石的亲舅舅。而王安石的妻子吴夫人则是吴畋之兄吴敏的孙女。吴敏有子四人,即吴芮、吴蕡、吴蕃、吴蒙。吴夫人即吴芮的女儿。这样看来,吴氏族人有三个女儿嫁入曾、王两家为媳。正因为吴、曾、王三家有这样千丝万缕的关系,故在《柏溪吴氏族谱》里发现了曾巩和其祖父曾致尧分别为吴华和吴纶题的画像赞和墓志铭。曾巩在画像赞里对吴华在继承祖业,文章造诣及高尚的道德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后辈的影响和泽被后裔的功德给予了极高的赞誉。吴纶乃江南吴氏始祖吴宣长子,品行高尚,极有孝心,扶贫济困,而且有超凡的见识。他劝说其父吴宣放弃王位迁徙江南。在父母逝世停丧和安葬其间,侍奉如生。曾致尧在为吴纶题的墓志铭里,对他的品行操守和见识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吴华乃曾巩生母吴氏之侄子,是王安石的亲舅舅,曾巩的表兄弟。因为有了这层关系,加上吴纶和吴华的操守、文章道德均属一流,令人钦佩,曾致尧、曾巩祖孙为吴纶和吴华题墓志铭和画像赞,也就顺理成章了。据载,王安石亦为曾巩母亲吴氏(王安石应该称呼其为姑婆)撰有墓志铭,但是没能查阅到。

四、“枌榆保障,守望相助”

从傅坊快到港下村的一个陡坡上右侧,有一个古亭名曰“卡亭”。古时进村的一条羊肠小道现在依稀可以看见踪迹。两边是崇山峻岭,地势极为险峻,小道穿亭而过,“卡亭”名副其实,“卡亭”与右边山上的城墙同为抵御“西军”(太平军)用。亭顶拱形,东西各有拱形门且相通。亭高8.4米,内宽3.1米,长4.45米。亭子东边上方镶嵌有三块花岗岩石匾,正中书有“枌榆保障”四个大字,为名声赫赫的一代名臣曾国藩墨宝石刻,据说是曾国藩特意为悼念吴嘉宾“击贼遇害”所书,笔力雄健,端庄凝重。右边小匾书:钦差督办军务、兵部侍郎曾,左边小匾书:南丰柏溪乡联士民题,咸丰八年十月。有两款曾国藩石刻印章,为篆书,字迹清晰,古朴大方。后面书:光绪八年二月吉日重建。亭子西边石拱门上镶嵌有本村儒士吴大霖手书石刻“守望相助”匾,从字的功力上看,并不输于曾国藩,词意也与曾国藩的“枌榆保障”十分贴切,遥相呼应。亭子左墙壁镶嵌有碑3块,左侧有“卡亭记”碑,右侧有“捐资姓氏”碑两块。

(曾国藩手书“枌榆保障”卡亭)

《清史稿·儒林篇》载:“吴嘉宾,字子序,南丰人。道光十八年(1838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既通籍,尤究心当世利弊,尝条陈海疆事宜,上嘉纳焉。二十六年,缘事谪戍军台,寻释回。以督团兵援郡城功,赏内阁中书。同治三年(1868年),于本邑三都墟口击贼遇害,奉旨赐恤,并建专祠”。

吴嘉宾还是清代学者、诗人。有爱国思想,在海疆防务、礼仪文化、经济等方面均有很深的研究,在当时有一定的影响。和曾国藩同为清道光十八年戊戌科进士。吴嘉宾为二甲58名,曾国藩为三甲42名。有传说在临近考试前夕,曾国藩熟睡不起,是吴嘉宾叫醒了他才没有耽误考试。为此曾国藩十分感激吴嘉宾,和他结为挚友。吴嘉宾不仅文学功底深厚,亦颇有军事才能,而且行事专一,因此曾国藩十分敬重吴嘉宾。咸丰初年,太平军在江西、湖南一带活动频繁。曾国藩请吴嘉宾为幕僚,委吴嘉宾“稽查各营重务,各营禀曾侯案,随禀嘉宾,其权势几于曾侯并”,而且遇事总是会请教和问询吴嘉宾(《柏溪吴氏族谱》载)。可见曾国藩是以师长身份待吴嘉宾的。吴嘉宾虽然是文人出身,但是一生戎马倥偬。清同治《南丰县志》卷十二武备兵事附记:“咸丰三年(1853年)癸丑正月粤逆(太平军)寇金陵,。翰林院编修吴嘉宾和当地两位官员襄办设局丰豫义仓,劝饷募勇,勤训练精器械。六月寇犯省垣,围三月。嘉宾亲带练勇,驻省上游四十里武阳渡为省援,且堵其上窜也。八月解围,归”。期间,吴嘉宾还在家乡柏溪(今港下村)积极组织操练团丁。并且修筑了城墙,和“卡亭”一起形成了一道御敌的有力屏障,有效地抵御了太平军的进攻。咸丰七年(1857年),因为内奸带领太平军从一条小路进来,才攻破防线。吴昌筹,乃吴嘉宾之侄子。清同治《南丰县志·人物》、《柏溪吴氏族谱》均有记载:“咸丰七年(1857年)正月于柏溪督乡团阻击,持矛据险,为乡人倡,贼缘小径上,力战。族人昌筹率先御敌,伤数人而亡,年二十四岁。其妻韩氏为夫营葬后,自缢以殉,有绝命诗”。又载:“吴嘉文,字子彬。慷慨有志,略读书……。咸丰七年(1857年)正月二十六日贼扑柏溪卡,正嘉文成婚之日,既成礼即邀丁壮有胆略者手制义旗,誓同杀敌,竟夕练习。次日首先登卡,贼大股由樵径绕出其后,力战死之。时年十九岁”。

咸丰十一年(1861年)辛酉二月,太平军围建昌郡(南城),吴嘉宾等率领五、六、五十二都联合团丁奔驰救援。三月踞汀州太平军出城想出击建昌郡,但是看见吴嘉宾内外防守严密,无隙可乘,于是放弃了进攻,由河背撤退走了。同治三年(1868年)甲子二月,太平军由金溪过建昌郡(今南城),径直扑向南丰县城,其时吴嘉宾正在三都墟口(今沙岗乡)据守,因为兵力不够,飞函省城求援,但是援军未到。在这样的情况下,吴嘉宾率领士兵团勇奋力御敌,并亲自带领士兵抄险路从背后袭敌未果而遇难,年六十二。曾国藩闻噩耗大恸,悲痛之余,噙泪书下“枌榆保障”,赠与吴嘉宾家乡柏溪,以表对吴嘉宾的褒奖和怀念。《柏溪吴氏族谱》记载:“沈幼丹(林则徐女婿,时任江西巡抚)奏:编修嘉宾一腔热血至老不衰,衔须受命,实堪悯恻,请赐建专祠,从优议恤,以慰忠魂。奉旨赐恤,加知府衔,并在省郡(南昌)建专祠。曾国藩捐廉银助建”。

吴嘉宾带领族人修的古城墙至今还在,距港下村近5000米。快到中午时分,吴老师带着柴刀,领着我们顶着烈日一路披荆斩棘,走了50多分钟才到。古城墙筑在一个名“寨里”(又名“长嵊”)的山脊上,依山势而建。呈半圆形,长近2000米、高3米多、基础宽3到4米不等,两面用大青麻石堆砌,中间以黄泥浆筑,牢固结实。古城墙有一大两小共3扇城门。可用于抵御来自广昌和南丰方向的来犯之敌。古城墙现保存基本完好。站在古城墙上,看着昔日金戈铁马的古战场,迎着习习的山风,我们仿佛还能听见当年两军激战时鼓角争鸣、人喊马嘶和刀枪剑戟碰撞的声音。

,只是在如实的叙述一段历史。

五、儒道兼容,祥和共处

儒与道,这是两派高深莫测的学问。这里只说说我们所看见的、所听见的、所感受到的肤浅认识。在港下村,从人物、殿宇、村落布局、族谱等方面,你能随时感受儒家和道家相互交融的祥和气氛。人物方面,撇开古时的贤达圣人不说,近代吴嘉宾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清史稿》载:“嘉宾学宗阳明,而治经字疏句释以求据依……。尤长于《礼》,成《礼说》二卷……”。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集儒、道、佛于一身。吴嘉宾尊奉王阳明为师表,自然会受到王阳明的影响。他潜心究学,著书立说。后掷笔从戎,随曾国藩驰骋疆场,最后马革裹尸。儒家讲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纵观其一生,对朝廷是“忠”、对朋友有“义”、对桑梓有“信”。儒家的核心精神在他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但是从他的《丧服会通说》、《周易说》等著作中,又能窥见他道教思想的轨迹。

港下村的关帝殿里,正殿是关帝神像,左边供有道教“吕祖孚佑帝君”吕洞宾,右边供有“西川路口清源妙道祖师”。正殿上方建有一八角形顶,顶上绘有太极阴阳图,边上分别绘有道教八仙图。这样的儒和道合为一体,给人感觉特别的融洽。吴老师还告诉我们,港下村落的建筑也是按照太极阴阳图形布局的。,两盏天灯分别为图形左右两点。

扶乩是中国道教的一种古老占卜术,又称扶萁、扶鸾、抬萁。其主要的用途就是为人解释一些疑问、占卜吉凶等等。《辞海》解:一种迷信,扶即扶架,乩指卜以问疑……。另据《中华道教大辞典》解释:扶乩是古代“天人交通术的一种……”。这种在我国流行了近两千年的古老的占卜方法,港下村至今还保存并且流传着。扶乩通常由5人组成,一为主乩,一为副乩,旁边还有三位经生。扶乩时,在铺满了平整的沙盘旁边,他们各司其职。主乩负责握住沙盘上方的房梁上垂下一根绳子系住的乩笔(一根丫形的木棍),大家围着乩盘慢慢转圈,等到沙盘里有字显现出来了,经生就要及时记录下来。据说,这就是“神灵”的旨意。每逢村里有人需要问卜,都会在吴氏宗祠里开乩,村里人都对它深信不疑。据说在二十多年前,村里一个幼儿得了病,医院已经辞医了,大人心存侥幸,开盘扶乩。后来经过乩文指点,服草药居然好了,到现在还生龙活虎。

我们不是宣扬封建迷信,因为到现在为止,世界上用科学也解释不了的现象是存在的。在这里我们只是在叙述港下村几百年来儒道兼容、祥和共处的一种文化现象。

六、一台大戏,永不落幕

港下村的大戏常唱不衰,唱到今天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说他是大戏一点也不为过。因为解放前夕,村里一改以前的地方戏,聘请了当时著名的民间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家源来村里教戏。从此港下村就以京剧为表演形式,以“皮黄”为基本腔调。生、旦、净、末、丑,角色齐全,二胡、京胡、唢呐、板、鼓、锣等乐器一应俱全。角色和跑龙套的演员都是港下村吴氏族人(男人)扮演,女人是绝对不可以上台的,以免亵渎了“关帝爷”。剧本有手抄戏本“武家坡”、“郭子仪拜寿”、“苏三起解”、“龙凤阁”、“刘备招亲”、“王宝钏”等等,还有一些小戏本(现在这些戏本还保存着)。戏是特意为报答关帝爷备下的。相传古时候每年农历五月十三前后,蛇妖都要兴风作浪,或洪水滔天,或天干地旱,涂炭生灵。于是玉帝派关帝爷下凡收服蛇精。但是蛇精并不把关帝爷放在眼里,关帝爷大怒:“吾温酒斩华雄、诛颜良、劈文丑,过五关斩六将,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尔一小小妖孽何足道哉”!于是磨刀霍霍,要取蛇妖首级。天公亦壮关帝爷神威,下起瓢泼大雨,雨水顺着青龙偃月刀滔滔而下,于是就有了“五月十三磨刀水”之说。

(建于乾隆年间关帝庙戏台)

蛇妖闻讯大惊,求饶归降,从此天下太平。为此,港下吴氏每年从农历五月十一到五月十五都要在关帝殿为关帝爷唱戏,以报答关帝爷眷顾人间的恩情。戏台就搭在关帝爷正对面,关帝爷的位置比戏台略高些许,为的是让关帝爷看戏舒服。下面看戏的人是绝对不可以挡住关帝爷的视线的,当然谁也不敢也不会去冒“大不敬”之忌讳。每年当唱戏的日子临近,全村吴氏族人都要郑重其事地操办,人们纷纷放下手里的农活,在外的游子也都早早行色匆匆地往回赶,家家户户都在为唱戏做准备。到了开戏的日子,全村人炳烛焚香,爆竹齐鸣,虔诚地祭拜关帝爷。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一台大戏就锣鸣开唱了。台上管乐丝弦齐奏,生、旦、净、末、丑各展技艺。台下看客如痴如醉,思绪情感跟随着剧情而走。一般每年唱戏的时间为五到七天,以庆祝以往的安康,祈祷今后的幸福。

这台大戏从古到今一直延唱着,即使文化革命期间也未停止,只是改为表演革命样板戏。现在老一辈的“角色”已经陆续故去。但是吴老师告诉我们说,如今吴氏后生也可以搭台唱戏了。大戏后继有人,令人可喜可贺。

七、悠悠古风,文明淳朴

吴氏家族有严格的祖训,主张人品须从少年做起,“修身笃行,信命读书”。告诫后世子孙“多读书则气清,气清则神正,神正则人正”。认为如果一个人“争目前之事,则忘远之大图,深怀儿女之情,便短英雄之气”,并且要求后世子孙有宽容之心,有远大的抱负:“气量须大,心境须宽”。“每事宽一分,乃积一分之福”。应当坚信“真心实作,无不可图之功”,成功者往往是那些“茹荼历辛”之士。正是由于吴氏子孙谨遵祖先家训,吴氏家族自古以来仁人义士辈出,远古有孔子赞不绝口的“三以天下让”的泰伯,有和孔子齐名的“南季北孔”季札。前汉有体恤民情、受到百姓爱戴、被奉为“番君”“军山王”的吴芮,后唐有看淡名利、放弃王位迁徙江西的吴宣、吴纶父子……。太久远了的不说,道光末年,在港下村就出了一位和一代名臣、文武兼备的曾国藩亦师亦友的人物——吴嘉宾。可谓是仁人志士代有人出。

港下吴氏宗族族规规定:“子孙有少凌长、强凌弱、无大小尊卑者,准送祠上扑责,倘连犯不改,则削谱不修”。在清明、冬至祭奠祖宗时,族规规定“惟有钱财,品行无取者,不在此列”。港下村族谱记载,自建村以来,族上就设有“义田”和“积谷仓”。就是族里设有固定的田地,这些田地里收获的粮食每年都充盈到“积谷仓”里。凡在欠收年,少收或者无收成的族人、鳏寡老人、无力耕作者,因为求取功名而无人耕作者,可以用积谷仓的粮食帮助度过饥荒,但是有耕作能力的在丰年要归还所借的粮食,以免族人养成好吃懒做的陋习。在灾荒年,如果有逃荒者来了,也可以用“积谷仓”的粮食帮助灾民解决燃眉之急。正因为有这样严格的族规,港下村族人不管功名多高,不管豪门巨贾,从来就没有出现过违背祖训的子孙。乾隆时,港下族人吴正太、吴成太、吴广太兄弟三人在上海经营苎麻生意致富,但是不敢忘本,携巨款回家兴建祠堂、修路搭桥造福桑梓。清同治《南丰县志》记载,族人吴嘉宾不但帮助曾国藩带领族人积极抵御“粤寇”,还在同治年间捐资建子城一座。正是因为有这样严格的祖训,自古以来港下村村风文明淳朴,到现在也没有一起刑事案件发生。村民们相互帮助亲如一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平静祥和的日子。

港下村文明淳朴的风气,说明了族规其实就是宗族文化的具体表现。通过各种规定、活动、仪式,激发起族人的荣誉感、责任感、道德感和归属感,约束了族人的行为举止,从而增强了族人之间的凝聚力,这无形中也成为了社会祥和的一份稳定剂。

八、文脉生香,后继有人

港下村族谱记载,清代有秀才57人、举人42人(其中武举7人),进士5人:吴嘉驹、吴光斗、吴嘉宾、吴嘉善、吴嘉言,恩科进士2人:吴昌琪、吴鼎。

吴嘉驹,字文伍,号载蓭,乾隆甲戌科进士。历任江苏桃园、山阳、沛县、奉贤、元和、宝应、华亭及四川连寿等地知县,署理徐州、松江通判,苏州同知。

吴鼎,字陟台,乾隆甲午科副榜进士。历任湖北应城、孝感黄梅等地知县。

吴光斗,字延彦,号北垣,乾隆乙卯科举人,后中进士。任信丰、丰城县教谕。

吴昌琪,光绪庚寅恩科进士,礼部转谘吏部诠选。

清代吴氏宗族文人中的佼佼者非吴嘉宾莫属。他精于学业,笃志治经,文笔俊爽,好读书,为古文宗姚鼐、朱仕绣,尤得归有光法。学文于梅曾亮,得桐城派要义,由是江西建昌有桐城之学,为桐城派在江西的重要代表之一。《桐城文学渊源考》称其文“博厚而密,深精而远……务求至诣”,其诗“思致甚幽,气势甚豪……不摹仿古人,亦不随逐时人”。《清史稿•儒人篇》卷四百八十有记载:“嘉宾学宗阳明,而治经字疏句释以求据依,非专言心学者,其要归在潜心独悟,力求自得。尤长于《礼》,成《礼说》二卷”。说明他治学态度非常严谨,在研究学问时,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吴嘉宾一生著述甚丰,著有《求自得之室文钞》十二卷、《尚絅庐诗存》二卷、《丧服会通说》四卷、《周易说》十四卷、《书说》四卷、《诗说》四卷、《诗文集》十二卷、《诸经说》等。

吴嘉善,吴嘉宾的从弟。同样是吴氏家族中一颗耀眼的星。《清史稿•畴人传》载:清末数学家、外交家。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乡试举人,咸丰二年(1852年)壬子恩科进士二甲第二十一名,同年获馆选庶吉士。清同治《南丰县志·儒林篇》载:“奉母避寇游四方,崎岖险阻,奉侍维谨,尝刲股愈亲病者再”。虽然途中路途艰难险阻,但是他尽心尽力的的照顾母亲,并且几次割自己大腿上的肉煎汤为母亲治病,说明他是个至孝至善的人。吴嘉善是中国近代数学教育史和留学教育史上一位比较重要的人物。他对数学有独到的研究,学兼中西,曾任广州同文馆教习,教授数学,与同时代的数学家李善兰、华蘅芳、邹伯奇、夏鸾翔等有广泛的学术交往。吴嘉善从事数、理研究,并对化学、机械研究亦深得要领,为当时中国人研究自然科学之佼佼者。撰有数学专著《算学廿一种》,被收入清大型数学论集《白芙堂算学丛书》。

吴嘉言,字子顾。民国《南丰县志•文苑》载他:“与胞兄吴嘉宾并有神童之目,九岁作词赋,庄雅可颂。年十二补郡学诸生,道光乙酉科选拔朝考第一”。但是只做了个工部七品小官。他“与兄吴嘉宾同学,而颖悟过之”。说明他比兄长还聪明,又载他:“析理质疑,常废寝食,博闻强记与史籍族望谥号既识不忘”。然而,年仅二十四岁就英年早逝。遗留一箱的诗词和杂文日记,其兄吴嘉宾都为他作了序,并且刊印成册。

吴昌筹,字伯俞。清同治《南丰县志·人物》载:“少随世父嘉宾学得体要,嘉宾所著经说,举能心通其义,学为故已能造其藩篱。性情澹逸,于世俗名利若一无所竞”。可见他是个聪慧少年,而且性格潇洒,看淡世俗名利。咸丰七年正月死于兵祸。

文脉生香,后继有人。在先人们的熏陶和激励下,港下村的后人不甘落后。解放后,港下村这个深山僻壤中也有大鹏展翅。到现在村里考取中专、大专的有五十多人。其中有五位考入名牌大学:吴照群考取清华大学、吴望明考取同济大学、吴祖荣考取哈尔滨工业大学、吴轩亮考取南京理工大学、黄辉(吴氏外甥、港下人)考取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联名保送,现在就读于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大学。

虽然港下村里的“希望小学”已经关门好些年了,但是吴氏族人的父辈们不辞辛苦、不惜工本纷纷把孩子们送到乡里、县里读书,为的是延续祖辈的文脉,为的是孩子们的希望。

在行文即将结尾的时候,有一个人我们不得不提及。吴扬兴(1934—1997年),中共党员,曾长期担任村会计、支部书记。在土改期间参与土地丈量和划分等,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巧妙地把祠堂、关帝殿改做村学校、榨油坊、养殖场和村办公场所,使这些宝贵的历史遗迹得以免遭破坏,至今保存基本完好。因为港下吴氏老谱年代久远,已经开始发霉腐坏,吴扬兴老人在1992年组织港下族人重新翻印了《柏溪吴氏族谱》。新谱纸张为优质棉纸,采取石刻刊印,字迹清晰,印刷精良。《柏溪吴氏族谱》中保存了较为丰富的的人文历史资料,比如曾致尧、曾巩、汤来贺等名人题的铭文和像赞等,对研究南丰的人文历史有较高研究价值,是吴氏族人一份永恒的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样也是南丰一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吴氏族人不会忘记,青山绿水永远铭记。

——————————————————

出品:南丰县地方文化研究中心

电话:0794—3229366

邮箱:nfdfwhyjzx@162.com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