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报大人
医生说他活不过25岁,
他却多活了50年,
并仅凭三根能动的手指
和一颗大脑,
拓展了人类认知的新疆域
1
昨天,史蒂芬·霍金去世的消息,在中国的朋友圈刷屏。
有人借用中国科幻小说《三体》里的一个词“破壁”来形容道:“今日的朋友圈,是人类对失去了一位伟大的知识破壁者的悼念。他让人们此刻一同把目光投向了更远的星辰和宇宙。”
在福建屏南县从事艺术公益教学推广活动的林正碌老师也是霍金的一位极力推崇者。在昨晚与我的聊天中,他说:“作为一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他是一个接近全身瘫痪的人,只有三根手指头在键盘上可以微微动,能够有这个成就,他告诉人最重要的——大脑的价值。”
林老师对霍金的更多看法 详见下面视频
在一个不尊重大脑的世界里,出不了霍金 | 好报制作 老林奇葩说
非常巧合的是,就在几天前,我在小米盒子上打开了一部霍金的纪录片,是他生前拍摄的一部自述。
看完这部电影,我的一个结论是:如果霍金不是个肌肉萎缩症患者,他可能根本成不了今天这个因为“看穿宇宙”而被人们纪念的霍金。
疾病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意味着不幸,甚至人生的悲剧。何况像霍金这样一个人,身体扭曲着,蜷缩在轮椅之上、不能言语、几乎失去任何动弹能力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我身边也有不少身体失能人士,我的一位舅舅就因为小儿麻痹症,落下个终生瘫痪在轮椅上的命运,拿着低保和残疾人救济金的他,在自己简陋陈旧的家中,守着一个小门店,过着自暴自弃自怨自艾的生活,仿佛在坐等阎王把他收了去,他一辈子都在愤怒命运对自己的不公。
然而,霍金之所以是霍金,不仅在于他有一颗超强的大脑,更在于,他将随时面临死亡、形同一个累赘、难以再享受任何常规生命欢乐的个人身体,转变成了一把最强大的弓,来搭载思维的利箭,将它射向了宇宙最深处。
霍金说:“我生命中三分之二的时间里,头上都悬着死亡之剑的威胁,因为每一天都可能是我的最后一天,因此我更加渴望利用好每一分钟。”
他用艰难却强大的一生告诉人类:思想和灵魂才是人的本质。
2
无疑地,神童霍金的人生本来可能是另一番光景。早在20岁,他就将由牛津大学第一名的成绩,去剑桥大学攻读博士,研究宇宙的奥秘。
20岁,人生无限可能在眼前铺开。
年轻意气风发的霍金
然而,也就是在20岁这一年,无限美好的人生图景,开始被疾病打断。他开始一次次不明原因地摔倒。起初,他想对家人隐瞒自己的健康状况,后来,隐瞒不住了,他晕倒昏迷,被家人带去检查。
结果,21岁的霍金,被查出患有无法治愈的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医生判定他只能活两三年。
“如果生活没有了乐趣,那将是一场悲剧。”
年轻的霍金,不可避免地,陷入了绝望。他的母亲,也一夜之间,愁白了头。
绝望之中,霍金难以接受这个诊断结果 也不知道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不知道病情恶化会有多迅速。这一切,使他感到无所适从。
医生劝他回到剑桥,继续从事研究。一副“该怎么过就怎么过吧,反正时间无多”的态度。
但对霍金来说,他可能还活不到读完博士学位。他无法不感觉到自己的人生是个悲剧。
他开始听瓦格纳的音乐,被那种悲怆的曲调深深地击中了内心。瓦格纳的音乐此后伴随其一生。只要在需要清空自己心灵进行深邃思考的时候,他就会播放瓦格纳的音乐。
因疾病陷入绝望悲伤的霍金
3
是爱情拯救了即将被病魔侵吞的年轻霍金。使他重获新生。
差不多是在他被诊断出疾病的期间,他认识了一个美丽又纯真的女孩,叫简·王尔德。简没有被他的疾病吓跑,这增加了他活下去的希望。
与简的爱情,让霍金增加了活下去的希望
在简看来,他古怪又幽默,有一双美丽的眼睛,有着灿烂的微笑。
和简的相爱,让霍金看到了生的希望。他回到剑桥大学,继续从事他的研究工作,他要与疾病作斗争,他要证明医生是错的,他要挑战未来。
与简订婚的事,也给霍金提供了新的动力。他要赚钱养家,就得获得工作。要想获得工作,就必须读完博士学位。
这位智商很高又不愿当书呆子的年轻学生,在他的人生中第一次努力进行着他的研究工作。
他很快发现自己很享受努力搞研究的感觉。他找到了自己的最佳状态,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且去认真追求这个目标。
或许因为他意识到自己活不了多长时间,所以用最大的努力去尝试解决20世纪60年代宇宙学中的最大难题:宇宙是否有起源。
可以说,正是爱情,使他从绝望中走了出来,有如获得了新生。
所以,被爱情激活的霍金,虽然一辈子研究冰冷的宇宙,却也说过这样暖心的话:“正是因为你爱的人住在这里,宇宙才有了意义。”
而关于疾病对自己的影响,霍金说:“在我21岁时,我的期望值变成了零。自那以后,一切都变成了额外津贴。”
4
当霍金摆脱对死神的忧虑,将思维对准浩渺宇宙时,他说:“我的目标很简单,就是把宇宙弄明白——它为何如此,它为何存在。”
1932年,宇宙学家勒梅特首次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理论:整个宇宙最初聚集在一个“原始原子”中,后来发生了大爆炸,碎片向四面八方散开,形成了我们的宇宙。
由于这一理论否认了上帝的作用,很多科学家本能地反对大爆炸理论。
霍金疯狂地开展研究工作,他想看看另一个宇宙学家彭罗斯用来阐释黑洞的奇点理论是否适用于整个宇宙。
然后突然之间,他想到了:宇宙之初,也是一个奇点,在这里,时间是停止的,这是一切的起源。
基于自己的研究发现,他提出了非常有争议性的观点:自然界的法则是,没有创造者,没有神,宇宙是自发形成的。
基于这一研究成果,他提交了博士论文,为他在宇宙学界带来了最初的名望。
借助他获得的研究支持经费,1965年7月,他也得以和简举办婚礼。
结婚时,霍金身体的恶化程度是——他的手臂在失去力量。尽管身体在失能,他却一直在思考宇宙的奥秘。
简·王尔德说:“在这段婚姻中,他倾慕的另一位女神是——物理学。”
霍金也说:“没有什么比获得前无古人的发现更让人激动的时刻了。”
他还以他的幽默方式说道:“我不会将之与性对比,但这种快感更持久。”
下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发生在1970年11月的一天晚上。他准备上床睡觉时,一个想法突然进入他的大脑:对于两个黑洞碰撞融合将会发生什么,他找到了启发,他意识到新产生的黑洞的面积,只会更大,并且永远不会变小。
尽管听起来这个发现没什么特别的,但它提示了很多宇宙的基本性质。
70年代初期,他已经作为一个宇宙学家,获得巨大成功。
坐在轮椅上的物理学神童
5
他的思维活跃,身体却每况愈下。
尽管他越来越受困于身体,但幸运的是思想没有受到影响,他总是觉得:还有一个重大的问题他要寻找答案。
也许正是这种对未知的强烈探究热情所构成的强大生存意志,打破了医生预言他活不过三年的结论,使他虽然身体状况逐步恶化,却总是存活下来,并成为一个令人意外的长寿者——在医生的预言中,他活不过25岁,他却享年76岁。
他在逐渐失去双手能力后,被迫用大脑畅游宇宙间,并试图去形象化宇宙的运行方式。他通过在头脑里构造图像和想象,发展出了更加独一无二的思考方式,这让他变得更加聪明。他以光速穿过知识的边界,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他的生活实景常常是这样的:他坐在轮椅里被人推着,周围的人们在交谈着,而他则沉浸在自己的思想中,试图搞清楚宇宙是如何运行的。
或者,坐在妻子和孩子的身边,木然发呆,就像罗丹雕刻的思想者那样,用手支撑着头部,沉浸在瓦格纳的音乐之中,思想早已飞至九宵云外。
当他思考问题,他会完全沉迷进去,无视周遭发生的一切。
“让问题在脑海里打转,成了他将近半辈子发现的方法。”
他多年里研究黑洞现象,奠定了黑洞研究者的声誉,但他的下一个发现令所有宇宙学家都感到疑惑,他发现,边缘粒子可以逃离黑洞,这是对已知物理法则的嘲弄。经过几个月筋疲力尽的努力,他终于发现了想要的答案,与之前的黑洞理论相反,他发现黑洞一定会发射粒子,黑洞最终会消失。
当他在一个大会上公布他的发现后,整个演讲中心陷入死寂,演讲的主席跳到他脚下说,这太荒谬了,这也震惊了物理界。
但最终,他的学说还是被接受,并被命名为“霍金辐射”。
“霍金辐射”使得相对论理论,量子物理理论和热力学理论相统一,物理学变成了一个统一的理论。他的名字开始和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并排。
这一年,他32岁,走上了人生的巅峰。
提出“宇宙并非神创造”的霍金,连教皇也给他颁发奖章
6
个人声名的日隆,却并不能降低他身体健康的恶化程度。
一次严重的咳嗽,就会让家人和朋友担心他会不会窒息而亡。他咳嗽的时候,窗户,门……好像家里的一切都跟着咳嗽在振动。
病情的恶化总是在提示他,时光不饶人。
在研究了几十年宇宙的奥秘后,他又产生一个新的愿望:写一本关于宇宙如何起源的畅销书。
是的,他没兴趣写只有专业人士看得懂的书。他希望这本书,能像机场小说一样,被全世界的数百万人看到。
就像他在宇宙学方面的很多发现最初提出时会遭到质疑一样,这个愿望的提出,也马上遭到图书行业的质疑,因为机场的畅销书,没有一本是这样的书!
然而,霍金相信,大众会有兴趣了解:宇宙是怎么诞生的。
1984年,他完成了第一章。这渐渐引起了一些书商们的关注。有的书商开始对他穷追不舍。甚至有一位书商围追他到了美国,在停车场里截停他。这位进取的书商获得了出版合同。
然而,书稿初稿完成,打算好好休息一下之际,霍金却迎来了身体上的再次巨大挑战。
他在瑞士度假地患上了肺炎,身体迅速恶化,危及生命,不得不上了生命维持机。瑞士的医生再一次地认为,他快不行了,他们向霍金的妻子简提议:关掉生命维持机。
但简拒绝了。
简把他运回了剑桥。他经历了数周的重症护理,那是他人生中最黑暗的日子之一。
但病床上的霍金准备与病魔作斗争, 他还没准备好这么轻易地死去。
后来,药物起作用,感染渐退。
但为了能呼吸,医生不得不给他做气管切开术,以连接呼吸机。
作为代价,霍金失去了说话能力。
失去语言能力后,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
不能说话,怎么工作呢?
别说写书的愿望,甚至连职业生涯,可能都要结束。
但霍金早习惯了被困在身体里的感觉,这次无非是更加严重一些罢了。他仍然想着的是如何像从前那样工作。
一段时间里,他只能通过卡片认字,通过抬高眼眉来交流。
这时,一丝希望之光浮现了,一位物理学家发明了一套电子读写设备,专门用于身体失去活动能力且失去语言能力的人交流之用。霍金获得了这套设备与服务。并且,他学习与适应这套设备的速度是惊人的。他想要弥补病魔夺走的时间。
终于,他可以再次交流和书写了。虽然,这比以前要吃力得多。
这个再次闯过死亡关口的人,最终还是完成了他的书稿。并且被定名为《时间简史》。
正如霍金本人预言的那样,这本书在全世界范围内成为了畅销书。
这本书的畅销速度震惊了许多人,而它在畅销书榜上雄踞多年不下,也使它得以进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迄今30多年以来,《时间简史》在全世界范围内销售了将近3000万册。在令最大多数人类将目光投向星辰和宇宙方面,这本书功不可没。
7
作为一个时时受到死亡威胁的人,霍金不仅将有限的时间投入到他最有兴趣的宇宙重大课题的研究上,而且他也是一个爱玩的人。
他喜欢热闹的场合。毫不顾忌个人形象问题。
他经常出现在一些流行文化节目里,作为电视嘉宾或电影里的某个角色客串。
他与演艺圈走得颇近。
仿佛这些浮华的事能够帮他驱散一些病魔带来的烦恼,或者过于浩渺的宇宙带来的孤寂和某种虚无感。
自从1969年他被迫坐上轮椅后,轮椅也成为霍金的游戏工具,他经常把电动轮椅开到全速档,疾驶到马路中间,享受“轮椅飙车”的刺激,以及助理被吓坏的表情。当然,有时他也会因此翻倒在马路上或草丛里,并因此感到愤怒。
他还坐过潜艇。他还想进入太空,他说,星际移民是人类的梦想,太空旅行将成为家常便饭。
虽然不能不能实现进入太空的梦想,但他也寻找过替代体验,去零重力舱感受过遨游太空的感觉。
霍金的亲人说:“他就做他想做的事。他喜欢飞行的危险。他是最疯狂的男人。也是一个非常有勇气的人。”
然而,他一生的主旋律是用自己的头脑对太空的探索。他说:“保持活跃的大脑是让我能活下来的关键。”
他还说:“生活是不公平的,不管你的境遇如何,你只能全力以赴。”
在他71岁那年参与拍摄的纪录片中,他说,“鉴于我不相信有来生,我认为人们意识到我们只有非常短暂的一生的时候,人们会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天。”
在71岁那年,他仍旧每天去剑桥大学上班。
生命带给我好时光,
也带给我坏时光。
或许去适应,
活着是人类的本能。
对我来说,
一直生活在早死的可能之中。
我不害怕死,
但是我也不急于死。
我有太多想要做的事,
太多想要发现的东西。
——霍金
本文文字为好报原创,图片来自网络。转发至朋友圈和微信群无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