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给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
——海顿
海顿一向被我们尊称为“交响乐之父”、“弦乐四重奏之父”。身为纯粹的古典主义音乐家,他在创作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富有创新精神。1772年创作的第45交响曲——《升F小调交响曲》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升F小调第45交响曲》就是《告别》,对于这部作品的背后,世界上流传着颇多的版本演绎,其中最为人所知的有两种。
其一是,顾名思义《告别》就像它的名字一样,是描写离别的曲子:海顿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匈牙利公爵艾斯德哈吉的宫廷乐队担任乐队长。1772年的一日,艾思德哈吉公爵突然宣布要解散乐队。乐师们得到这个消息立刻惴惴不安。乐队里有很多人都跟海顿一样在这里工作十几年了。如今解散乐队——那可是关乎生计的问题。海顿自然也是万分难过,为此他创作了一首交响曲献给公爵,作为一份告别的礼物。
在最后的音乐会上,海顿亲自指挥乐队演奏这首作品,在最后一个乐章时,大家并没有像往常那样一起结束演奏,而是按照乐谱提示,各声部依次结束然后下台。
同一种乐器的乐师们,在完成自己的声部后,就把自己面前的蜡烛熄灭,默默的离开乐队了。
哀婉的旋律和结局,让公爵深受感动。当得知乐队的乐师们为何如此时,立刻打消了解散乐队的念头。就这样,这首《告别》挽救了乐队。
另一个版本却截然相反。有人认为《告别》并不是一部伤感离别的作品,而是反喻的一种诙谐。
1766年,艾斯德哈吉公爵在诺吉托拉湖边修建了一座华丽的宫殿,他每年都要带着家人和宫廷乐队来这里常住。但是宫廷明文规定,乐队成员和杂役们不能携带家属。
1772年,公爵在这里停留的时间出奇得长,乐师们几乎全年时间都要在这里住着,不能与家人团聚。为了摆脱这思乡的煎熬,大家纷纷把希望寄托在海顿身上。
海顿自然也是归心似箭,于是想出一个巧妙的办法来暗示公爵是时候回去了。他立刻着手创作了一部交响曲,创作时候将调号选择代表孤独的升F小调。在为公爵演奏时,海顿要求乐师们按照总谱的次序,收拾好自己的乐器并吹灭蜡烛依次离场,最后只留下自己和两个小提琴手在台上孤独的演奏。
当然最后三人也离开了,公爵立刻明白了海顿的暗示,并决定次日一早返程回维也纳,给所有的乐师们放长假,与家人团聚。
虽然两个版本的故事截然不同,至今人们都无法考证其真实性,但那又如何?《告别》的确是一首极好的作品。
文/茶茶斑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