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名曲赏析 > 青藤老人——徐渭

青藤老人——徐渭

  • 发布时间:2023-05-10 14:56:27


清朝的画家郑板桥曾有一幅刻印,上面写着这么几行字:青藤门下牛马走。这里说的青藤,不是植物,而是明代绘画大师青藤老人徐渭。


徐渭是浙江绍兴人,南方自宋朝以来,便逐步发展,成为繁华盛地。明朝开国的时候,又是定都南京,南直隶省成了当时最富裕的省份。这种富裕,让当时的南方人更重文教。在这样的环境下,考取功名,成为大多数读书人的追求。


在许多人眼中,徐渭是一个适合科考的苗子。年幼时期的徐渭,就表现出极高的天赋。九岁读书,十岁写文,却在后来参加科举考试时,表现得一塌糊涂。他考中了秀才,却一直没能考上举人。


也在落榜的失意中,徐渭接触到了王阳明的心学。心学与明朝流行的程朱理学有极大的不同。它肯定了“天性”的重要,以及对“致良知“的追求,都对徐渭影响极大。


图为王阳明


幼年的徐渭虽然常常被人冠以“神童”的称号。但那是母亲还在自己身边的时候。徐渭出生于一个家境殷实的环境里。他的父亲徐鏓曾当过五品的同治,母亲虽然只是小妾,但也可以保证徐渭的衣食无忧。


不过,徐渭的父亲去世得早,母亲遭正室排挤,被赶出家门,几年后也凄凉离世。徐渭只能跟着大哥大长大。兄弟岁数相差很大,再加上大哥对丹药的痴迷,除了提供吃住, 兄弟俩感情极为淡薄。更不幸的地方在于,大哥因为炼丹中毒而死,徐渭便断了经济来源。后来选择入赘,但家产又被恶霸夺取,妻子也去世了。


图为徐渭


徐渭的前半生,看起来充满了太多的不幸。 跟大多数人的麻木不同,徐渭又是个对事物极为敏感的人,性格极为狂纵。即便是成为闽浙总督胡宗宪的幕僚,依然不改自己的天性。

。在胡宗宪身边,徐渭不仅是写文书的幕僚,还帮助胡宗宪筹谋了上的战略。


图为胡宗宪


这是一个奇特的现象。作为一个绘画大师,徐渭在兵法上也极有造诣。他把两个看似矛盾的方向,很好的融合在一起。


他教出来的学生李如松,曾帮助,击败了日本入侵。



除了绘画、,徐渭的书法极佳。他自己曾说过:“ 吾书第一,诗次之,文次之,画又次之。”他的书法 他的书法又融入于绘画中,这使他的写意画极为高明,被后世赞绝。

不过,权相严嵩的倒台,使得胡宗宪受到牵连。胡宗宪曾受严嵩提拔举荐,被认为是“严党”,受到攻击。原本因为抗倭有功,可以躲过一死,在家乡闲居,却被人诬陷, 。


胡宗宪的含冤而死,对徐渭打击极大。这让他的心中愈发的癫狂。 他曾在这段时期,写下了一篇《自为墓志铭》。在活着的时候为自己写墓志铭,都是用来讥讽的。


徐渭内心的情绪愈加癫狂,一份《自为墓志铭》,已经无法让他得到宣泄。他九次,曾用铁钉刺进自己的耳窍,用铁锥击打自己的肾囊,却始终没有成功。最后又在发狂中,杀了他后来娶的妻子,原因是怀疑妻子不贞。


他的这次发狂,也为他招来了牢狱之灾。如果不是朋友力救,又赶上新皇帝登基大赦的机会,徐渭的脑袋早就搬家了。


经历这场灾祸的徐渭,开始游历大江南北,一度还去往北方边塞。也是在这个时候,他教了李如松兵法。更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徐渭还跟蒙古俺答部的首领夫人结下了交情。虽然蒙古跟明朝在当时有一段稳定和好的时期。但能跟这位首领夫人有交情,可见徐渭的不同于常人的地方。


不过,这次的游历,并没有让徐渭成为一个“社会人”,愿意遵从当时的礼教、规矩。他的性格更加的放纵张狂。对于旧日那些门生朋友,徐渭干脆闭门不见。


他的生活也因此变得穷困潦倒。他失去了一切,包括昔日被他重视的藏书画作。以至于去世的那天,徐渭只剩下一条狗能与他相伴。


徐渭《杂花图,局部》

《自为墓志铭》——徐渭

山阴徐渭者,少知慕古文词,及长益力。

徐渭既而有慕于道,往从长沙公究王氏宗。谓道类禅,又去扣于禅,久之,人稍许之,然文与道终两无得也。贱而懒且直,故惮贵交似傲,与众处不浼袒禓似玩,人多病之,然傲与玩,亦终两不得其情也。

生九岁,已能为干禄文字,旷弃者十馀年,及悔学,又志迂阔,务博综,取经史诸家,虽琐至稗小,妄意穷及,每一思废寝食,览则图谱满席间。故今齿垂四十五矣,藉于学宫者二十有六年,食于二十人中者十有三年,举于乡者八而不一售,人且争笑之。而己不为动,洋洋居穷巷,僦数椽储瓶粟者十年。一旦为少保胡公;罗致幕府,典文章,数赴而数辞,投笔出门。使折简以招,卧不起,人争愚而危之,而己深以为安。其后公愈折节,等布衣,留者盖两期,赠金以数百计,食鱼而居庐,人争荣机而安之,而己深以为危,至是,忽自觅死。人谓渭文士,且操洁,可无死。不知古文士以人幕操洁而死者众矣,乃渭则自死,孰与人死之。渭为人度于义无所关时,辄疏纵不为儒缚,一涉义所否,干耻诟,介秽廉,虽断头不可夺。故其死也,亲莫制,友莫解焉。尤不善治生,死之日,至无以葬,独馀收数千卷,浮磬二,研剑图画数,其所著诗若文若干篇而已。剑画先托市于乡人某,遗命促之以资葬,著稿先为友人某持去。

渭尝曰:余读旁书,自谓别有得于《首楞严》、《庄周》、《列御寇》若《黄帝素问》诸编倘假以岁月,更用绎䌷,当尽斥诸注者缪戾,摽其旨以示后人。而于《素问》一书,尤自信而深奇。将以比岁昏子妇,遂以母养付之,得尽游名山,起僵仆,逃外物,而今已矣。渭有过不肯掩,有不知耻以为知,斯言盖不妄者。

初字文清,改文长。生正德辛巳二月四日,夔州府同知讳鏓庶子也。生百日而公卒,养于嫡母苗宜人者十有四年。而夫人卒,依于伯兄讳淮者六年。为嘉靖庚子,始籍于学。试于乡,蹶。赘于潘,妇翁薄也,地属广阳江。随之客岭外者二年。归又二年,夏,伯兄死;冬,讼失其死业。又一年冬,潘死。年秋,出僦居,始立学。又十年冬,客于幕,凡五年罢。又四年而死,为嘉靖乙丑某月日,男子二:潘出,曰枚;继出,曰杜,才四岁。其祖系散见先公大人志中,不书。葬之所,为山阴木栅,其日月不知也,亦不书。铭曰:

杼全婴,疾完亮,可以无死,死伤谅。兢系固,允收邕,可以无生,生何凭。畏溺而投早嗤渭,即髡而刺迟怜融。孔微服,箕佯狂。三复《蒸民》,愧彼“既明”。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