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左宗棠、洪秀全,这三个影响和改变晚清命运的人,一开始都努力遵循传统科举的路径,以图安放自己的人生。但除了曾国藩以“赐同进士出身”的身份,享受到体制带来的资源分配便利,其他二人都是依靠自身努力,在残酷的社会竞争中建立自己的人生坐标。最后,他们在官场和战场上,狭路相逢。
每年高考的时候,总有人把高考制度和中国传统科举制相提并论。其实,二者并无多少可比性。 在科举时代,只要院试中式,当上秀才,就算是有了功名;通过乡试,成为举人,就有做官的资格。高考虽然是全国统考,和科举会试却是天差地别。从录取人数上讲,那更没法说了。会试一般三年举行一次,每次只取大约不超过400人,差不多是地级市高考“状元”才有机会入围。硬要对比的话,现在的高考勉强相当于传统科举时代的院试,本科生顶多就是个秀才。 但同样作为一种选拔机制,高考和科考有一点是相通的。这就是,从考试中脱颖而出的人,都有机会获取一定社会资源,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脉资源。 一个人考进什么样的大学之所以重要,就在于这将奠定其朋友圈的基础,进而影响其人生与事业的格局。而在科举时代,一旦会试中式,成为进士,这个人将从此拥有全新人际圈子,彻底改变其一生命运。 下面不妨通过三位改变了晚清命运的人物——曾国藩、左宗棠和洪秀全,谈谈科举考试对一个人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曾国藩、左宗棠和洪秀全出生年月相差无几,曾国藩出生于1811年(嘉庆十六年),左宗棠比他小一岁,洪秀全比曾小三岁。他们属于同一时代人,在历史上又有过重大交集——太平军兴后,曾左在湖南举办团练,最后剿灭了洪秀全。 但这三人的科场历程完全不一样,对各自的人生也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 曾国藩的科考经历并不顺利,仕途却是一路亨通。不过,对他仕途起到关键作用的,正是他的科考经历。 曾国藩并非出自望族,他父亲曾麟书年过四十才中了个秀才,而且这还是曾家几百年来出的第一个秀才。而曾国藩十五岁(周岁,下同)就通过了府试,二十二岁参加院试考取秀才(比他父亲晚一年),次年参加湖南乡试中举,可谓春风得意。 中举后,曾国藩再接再厉,当年冬天就入京准备会试。第二年(1835年)会试不中,因来年有恩科,便暂居京城读书,结果恩科依然未中,只有打道回府。这时候,曾国藩的内心应该是崩溃的。他在路上借钱买了一部廿三史,回家后闭门研读。 过了三年(1838年),曾国藩又满血复活,赴京赶考去了。这次他终于会试考中,取第三十八名贡士。不过在5月份的殿试中,他的成绩并不如人意,只取三甲第四十二名。这是进士中的最差等级了,叫作“赐同进士出身”。话虽如此,能够进入三甲的也是人中翘楚、祖坟冒烟。 不过,位列三甲的进士很可能沉沦为下级官僚,而不能进入翰林院一路升转,日后有机会拜相。清制,殿试之后还有朝考,这是对二三甲进士进行重新选拔授职的机会。朝考为皇帝亲自主持阅卷,若能胜出被选为庶吉士,仍可进翰林院。 这时候,曾国藩的人品大爆发。这次会试的总考官是穆彰阿,时为领班军机大臣。穆彰阿在历史上名声不是很好,和林则徐是死对头,但“终道光朝,恩眷不衰”。他有个特点,就是很会四处笼络人才,门生故吏遍及天下。但曾国藩这时候应该无缘攀上这位朝中重臣,否则他的成绩也太对不起座师了。曾国藩是通过他的湖南老乡,也是穆彰阿的门生,后来担任过两广总督的劳崇光,这才得以引荐给穆彰阿,并受到赏识,乃至于引为知己。 有穆彰阿的赏识,加上自身的努力,曾国藩在京城十余年间,简直是坐上火箭升官。首先是过朝考这关。穆彰阿不仅圈定曾国藩为翰林院庶吉士,而且把他排在一等第三名,更在道光帝面前大夸特夸。结果,道光帝朱笔一挥,把曾国藩划为一等第二名。进入翰林院选为庶吉士,奠定了曾国藩青云直上的关键一步。 从1838年到1847年,曾国藩从一个穷翰林院庶吉士到翰林院检讨(从七品),再从翰林院侍讲学士(从四品)连升四级,升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从二品),短短不到十年,实现了许多官员一辈子也无法企及的仕途梦想。对此,连他自己都深感意外,在家书中表示:“湖南三十七岁至二品者,本朝尚无一人”。 曾国藩的才具不必多说。他一生飞黄腾达,和他在科考中奠定的人脉基础有很大关系。在科举时代,座师和同年的提拔举荐,是个人仕途亨通的重要保证。而如果自己有朝一日出任乡试主考官或会试总裁官,又可招揽更多士子至麾下,形成庞大的利益共同体。比如曾国藩的得意门生李鸿章,其父就是与曾国藩同年登科,所以早在曾国藩当京官的时候,就以年家子身份投其门下。 左宗棠也是十五岁就参加府试,取得第二名。但当年因母病没有参加院试,直至二十岁才捐了个监生去参加乡试,结果名落孙山。不无凑巧,该年道光帝令各省搜求遗卷,也就是让主考官重新检阅被舍弃的试卷,这才在五千余份试卷中把左宗棠给“捞”了回来,让他有了举人身份。 但接下来的会试,左宗棠就没那么走运了。1833年,也就是曾国藩考取秀才那年,左宗棠已经奔赴北京参加会试了,这是第一次落第。1835、1838年,左宗棠又两次参加会试,均铩羽而归,就此绝意进取,不复会试。其实,后来他还动过一次心思,不过被人阻拦了下来。那时候,他已经被朝廷任命兵部郎中,还加了四品卿衔。 1838年正是曾国藩会试考取进士的那一年。也就是说,这一年曾国藩通过科考走上飞黄腾达的大道,而落第的左宗棠则打道回府,准备安安静静地当一个农民。 但自小被人视为神童的左宗棠,不可能就这么沉寂下去。哪怕在四十岁之前,左宗棠一直在乡间过着耕读生活。左宗棠写过一副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正是他这阶段生活的形象写照。 与此同时,左宗棠在科举之外的各种伏笔,开始逐渐显现。 左宗棠虽然家贫,却也是个读书人家。他的父亲左观澜就读于鼎鼎有名的岳麓书院,后在长沙设馆授徒。左观澜有一个非常要好的同窗叫胡达源,为嘉庆年间进士,官至少詹事。他就是中兴名臣胡林翼的父亲。 胡林翼和左宗棠同岁,不仅是世交,还是同学(均在长沙城南书院受业),后来又和左宗棠亲上加亲——左宗棠和两江总督陶澍结为儿女亲家,而胡林翼娶了陶澍之女。胡林翼自然而然成为左宗棠的大贵人。推荐左宗棠入湖南巡抚张亮基幕僚的是他,在“樊燮案”中为左宗棠解围的是他,在皇帝面前力荐左宗棠出来做事的又是他,劝阻左宗棠别再去京城参加会试,使其得以回长沙募兵建立楚军的,还是是他。 胡英年早逝,左宗棠闻讯放声大哭,写下悼文:我忧何诉,我喜何告?我苦何怜,我死何吊?……能让左宗棠放下架子的,胡林翼肯定算一个。 左宗棠的另一位贵人是陶澍。先前,曾国藩会试落第,曾绕道江宁拜会陶澍没碰上;而左宗棠最后一次会试落第,同样绕道江宁拜会陶澍,相谈甚欢。不过,早些时候左宗棠在禄江书院做山长时,路过此地的陶澍就已召见过他,且“一见目为奇才, 纵古论今, 为留一宿”。结果是,年纪比左宗棠大三十几岁的陶澍,反倒主动结交不过一介布衣的左宗棠,结为儿女亲家。 陶澍是湖南经世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湖南籍官员的领袖人物。张之洞、张佩纶曾推许称:“道光以来人才,当以陶文毅(陶澍)为第一。”陶澍留给左宗棠的,不只有思想,当然还有广泛的人脉资源。 此外,左宗棠与胡林翼在城南书院的业师贺熙龄亦非泛泛之辈,为嘉庆年间进士,曾任河南道御史、提督湖北学政。其兄贺长龄也是进士,官至云贵总督,与陶澍相交甚密,同为湖南经世学派的代表人物。当年他看到十八岁的左宗棠,即推许为“国士”。有这些人的赏识与推荐,左宗棠就是想安静地种田,也是不可能的了。 只是一个被“捡”回来的举人,而非正途出身,是左宗棠一辈子的心病。他年近五十还想去参加会试,明显表露其心病未除。不仅如此,左宗棠二十岁时给人当上门女婿,入赘湘潭周家,大概也是他的“暗伤”。左宗棠的狂狷傲慢,或许不仅是恃才放纵,而是极度自卑之下的狂妄自大。但也说明,就算一个人不能通过科举考试获得晋身之阶,还是有可能从其他途径实现目标。 当曾国藩、左宗棠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在京城会试的前一年,在广州有一个童生正在为考取秀才而奔波。这个人叫洪火秀,后来改名洪秀全。
太平天囯天王洪秀全,欧洲画家绘制,19世纪铜版画。
在史景迁著的《太平天国》一书中,对洪秀全几次府试落榜有很形象的描述。在1837年这次,当洪秀全于阴历二月得知,他虽然过了县考,却在府试再次失利,顿感心灰意懒,没力气走回家,便雇了两名轿夫抬他返乡。 回家后,他洪秀全累得不能动弹,躺在床上无力开口。他梦见,在他床前围了一大群人,唤他去见阎罗王。他觉得自己大限已到。他向家人诀别:“我(在世)的日子短了,我的命不久了。父亲母亲啊!我不能报答大恩了!我不能一举成名以显扬父母了。” 洪秀全这场梦做得惊天动地,从天上到地下,从天父到阎罗王,不仅混搭,而且混乱。他梦见天父给他两件宝贝,一个金印与一柄名曰“云中雪”的宝剑,命他斩除妖魔。等他幻觉消失,恶梦醒来,村里人都以为他疯了。史景迁写道: 他时而从床上跃起,满屋跳跃,手足并举,作搏斗状;时而跌回床上,精疲力竭,默不作声。……他用朱笔自书了他的新头衔“天王大道君王全”,并将之贴在他的房门上。洪秀全给大姐洪辛英写了另一个四字头衔“太平天子”。若有人来访,洪秀全则大声唱他学到的“高天之音”,他公开驳斥父亲,否认自己从他所出,他与兄长争辩。 逐渐地,洪秀全恢复了平静。他又开始读书,准备再一次应试。“他到附近一个村庄重执教鞭。那段梦境无法解释,因此大家都认为,这个梦毫无意义。”但直至6年后,他才第四次到广州参加府试,结果再次名落孙山。从此,洪秀全不再试图走进仕途。终其一生,洪秀全在科举考试体制下,只不过是一名童生,距离功名还遥远得很。 当年赴广州考试,洪秀全在大街上从传教人接过了一本册子。这是由国内第一位华人牧师梁发编著的传教书籍《劝世良言》,直至那次“大梦一场”后,洪秀全才开始阅读该书,并与梦中情节相对照,“证实天启,皈依宗教”,。 不过,这些说法都过于依赖当事人的口述材料。洪秀全的梦境,无非是他后来的追述,可信度极低。在我看来,符合事实的版本或许应该是:在屡次考试不第后,洪秀全心力憔悴、大病一场,随后在《劝世良言》的启发下,走上了极端之路。而他的这种种说法和行为,无非是“洋瓶”装旧酒,。 在科场失意的文人,其爆发力和破坏性还是相当可怕的,比如唐末的黄巢起义。只不过,当洪秀全决意反了清廷之际,传统的科举考试也正在走向末路。 曾国藩、左宗棠、洪秀全,这三个影响和改变晚清命运的人,一开始都努力遵循传统科举的路径,以图安放自己的人生。但除了曾国藩以“赐同进士出身”的身份,享受到体制带来的资源分配便利,其他二人都是依靠自身努力,在残酷的社会竞争中建立自己的人生坐标。 版权声明:【阅读公社所使用的文章、图片及音乐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敬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及时处理。】
客服微信:yuedugongshe01 QQ:2223488253
“阅读公社”微信号:yuedugongshe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