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顺治年十八年 辛丑
公元一六六一年
《霜红龛诗略》——祁县戴廷栻刻傅山及子眉与白居实胡季子诗为《晋四人诗》共录诗二百零六首。
戴廷栻(1618—1691),字枫仲,号符公。山西祁县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收藏家、反清领袖。出身官宦世家,受业于袁继咸,与傅山、顾炎武、王士祯、毕振姬、阎若璩、阎尔梅等相交甚笃,是北方反清活动的核心人物。现存著述有《半可集》、《枫林一枝》。散文继承归有光之“唐宋派”而又有所创新,傅山称赞《半可集》文章“如风雨集而江波流”。所著《丹枫阁记》,后经傅山书写,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清康熙年二十三年 甲子
公元一六八四年
一、魏象枢挽青主傅徵君并悼寿毛处士诗曰:
勉报徵书未受官,篮舆归去病将残。
消磨岁月诗千首,寄托身名药一丸。
学术竟埋真太史,铭旌还写老儒冠。
少微星陨今无憾,疏草模糊不忍看。
——余曾疏其老病状上闻焚草。
二、著书芸阁渺难窥,况失孙郎帐下儿。
八十年光含泪老,二三孙子应门痴。
晨昏无计供饘粥,风雨何人较阙疑。
副在名山终不朽,太原高士有遗碑。
——青主著作甚富子寿毛先亡二孙尚幼虑失遗稿故次篇及之。
魏象枢(1617—1687年),字环极(一作环溪),号庸斋,又号寒松,蔚州(今河北省蔚县。在清康熙三十二年以前隶属于山西省大同府治)人。进士出身,官至左都御史、刑部尚书。
三、释圆璧挽青主先生偕子寿毛居士诗曰:
驾鹤骖龙路不迷,青羊石榻半涂泥。
锦笺碧字连春草,玉箸黄花蚀夏霓。
客省车旋人叹息,主方夜卧月清凄。
即今冷落西村道,拭泪招魂赋楚兮。
四十年来风雨期,濡毫染泪共淋漓。
闭门省对青云客,策杖曾赓白雪诗。
不夜庵更伤昔日,浊翁字易感今时。
文章父子同班马,青史谁将姓名遗。
四、陈禧挽石道入诗曰:
石室文星落,吾曹失羽仪。
道心真隐士,侠气烈男儿。
穴井应藏史,呼天不慭遗。
姑苏流寓友,好结九京知。
滚滚皆清要,惟公固采荣。
百年谁不死,千载尔犹生。
调度方山峻,风流晋水清。
太原有遗老,今日始成名。
五、魏一鳌挽石道人诗曰:
义侠当年发耸冠,龙髯难挽壮心寒。
烂衣清节郭文举,皀帽高风管幼安。
甲子诗编双眼白,坎离鼎炼寸心丹。
归时好意来时路,认取龙华旧讲坛。
魏一鳌,字莲六,直隶新安(河南保定)人。明崇祯举人,官山西忻州知州。
六、甄昭挽公他先生诗:
撒手苍龙背上行,却灰犹辩女娲灵。
先生已去同孤竹,不羡辽阳化鹤丁。
七、管有度哭青翁先生诗曰:
丁载闻声未识韩,须眉犹幸炙长安。
扶鸠莫挽双龙色,挥尘时腾孤凤翰。
天地有情容白发,山河无福驻黄冠。
祗馀石室遗文在,万卷凄凉不忍看。
八、王贽哭青主先生诗曰:
翠柏丹崖处士宫,龙蛇岁厌竟相逢。
大道自了幽栖志,片语犹分造化功。
天设山河供冷眼,人从樵牧识高风。
西来莫讶无佳气,踏破烟霞少此翁。
九、高拱宿忆傅青主先生诗曰:
朱衣道士矗青霞,古佛谈经雨散花。
文字独烧丹鼋诀,纲常全载白牛车。
波仑有痛成公案,老子非常莫世家。
闻道香风贞体化,氤氲一气满天涯。
十、屈复题傅徵君读书故址诗曰:
萧寺萧斋户对扃,石头聚处夜谈经。
照藜何读汉刘向,坐榻差同魏管宁。
不有高标辞紫诏,焉能剩技写黄庭。
一声长啸人归去,云树苍苍冷画屏。
十一、汪钟杰阳曲西山题霜红龛故居诗曰:
流水空山长道腴,独贞苦节缅先儒。
相臣特为开宾阁,天子犹将赐鉴湖。
身后岭云依佛史,生前大雪罩丹炉。
一龛红叶无穷恨,季世功名付滥竽。
十二、张耀先访傅隐君霜红龛遗址诗曰:
危磴巉岩一径攀,屐踪平处是元关。
白云秋老岩前卧,红叶霜深槛外环。
注就金经归上界,名留石室表尘寰。
抚松仰止入如在,风动寒涛韵满山。
康熙二十四年 乙丑
公元一六八五年
一、魏象枢等祭文:
三月辛酉朔,魏象枢、陈廷敬、蒋宏道、田喜、冯云骕、王公维、梁钦构、任之琦、杨嘉、李振藻、张茂生、庞太棫、白静修、韩铨、高联璧、狄蔚起、赵骢、李若沆、周世俊、张学诚、李旭升谨以清酌庶馐香楮之仪,致祭於青翁傅老先生之灵曰:
慨古风之绵邈兮,竞营志於风尘。幽谷阒其无人兮,孰避世而全真。惟先生克振芳躅兮,追往古之逸民。颖质秉自龆年兮,迈终贾而称神。长博通于群籍兮,悉琅环宛委之遗文。不矜才任侠而自雄兮,祗束修而无玷。佩幽兰以自纫。入棘闱而应制兮,亦尝志在乎经纶。奈封侯之无骨兮,兼奇语之惊人。主司目迷五色兮,逢夜光宝璐而生嗔。遂寄情於米芾云山、李冰篆籀,甘晦迹而自沦。视轩冕如锱铢兮,席道德为可珍。拥皋比而谈经兮,若陆象山论道鹿洞,文中之讲学龙门。圣朝张八纲以求贤兮,下徵聘之蒲轮。伏北阙而献赋兮,皆海内文学之彬彬。先生独高尚其志兮,结巢许以为邻。叩九阍而不入兮,称疾高卧於荒闉。诏许归山兮,惟徜徉於姑射之岭,大河之滨。研精味道兮,焕霜笔於秋雯。旁通竺书与道笈兮,要以阐正学而息群纷。教养子孙欣欣於谷口兮,几忘食其粝,而衣其鹑。谓仁义之必寿兮,延修龄於大椿。讵意月犯少微兮,竟傅岩之逢屯。儒林痛失师表兮,四方闻讣而含颦。古来富贵多磨灭兮,惟兹清风峻节阅千载其常新。枢等谊关桑梓,情切亲仁。
藉白茅而陈席兮,荐絮酒之微忱。歌楚些而招魂兮,冀灵其降鉴而来临。尚飨。
二、胡庭、胡同祭文:
胡庭胡同稽首,先生之志,屈在一时。先生之道,伸在千古。庭同侧身函丈,盖四十年,而委蛇时,不能拜床下一诀别。丧葬之事,不能躬含殓执绋。平昔所斯为继述者,不能仰酬万一。行负神明,复何可言。浸假馀生,行将从先生于地下,相与证明。此志此道若囗勉,敢祈宥庇,若怠荒背畔,不敢辞诛极。
三、郭铉祭文:
青主先生从都门放归而卒,大陵郭铉吊之以文曰:呜呼先生,岂山林之人哉?方明社既屋,兴朝之鼎新也,当日缙绅咸思攀龙附凤以邀一日之荣。而先生以布衣重节义如邱山,轻富贵若浮云。独托身方外,避世以全其真。如松如筠为清徵士,不冠不履为明逸民。首阳之薇可并采,商山之芝可偕吟。取义舍生希慷慨于枋得,(郑崑璜谓先生向是谢叠山后身)安贫乐道胜徵聘于刘因。故云篱山屏,天维地水鲜钓馔,先生饭也。清风入帷,明月在牖,先生友也。学追姚姒,文逮庄列,先生业也。义薄云霄,忠贯月日,先生德也。气塞天地,名满宇宙,先生寿也。呜乎!谁序长乐老?谁构美新文?明代养士三百余载,独先生为中流砥柱,庶名教藉以常伸。仅目为楚国狂士,汉阴丈人,示免拟不于其伦。
康熙三十一年 壬申
公元一六九二年
祁县戴枫仲刻《霜红龛集》。
康熙四十年 辛已
公元一七〇一年
地方官员及乡人谥傅山先生曰:文贞,入祀阳曲县学乡贤祠。
并入祀太原三立祠。提学使高准请入三立阁,批文云:前贤硕果,圣世逸民,至性深情,既无亏于孝弟。惊才绝学,复擅誉于文章。非坐部之遗弦,秘馀音而不鼓。讵立仗之选骏,伏旧枥以长休。子龙未是庸人,早栖梁砀。表圣犹饶野态,终古王官。杳尔虚舟,溯东流之河海。孑然条肄,留西土之榛芩。癖泉石而傲烟霞,人识路旁之履。下巢由而上尧舜,天回轮底之蒲。溯梗概则雪冷云孤,挹流风则川长岳峻,可谓晋中之一个,无惭阁上诸贤。如详行学置主送祠。
以上两事约为此年,系此待考。
康熙四十一年 壬午
公元一七〇二年
官绅各界于寿阳五峰山建景贤祠,祀还阳真人及傅山先生,并议定追谥还阳靖惠,傅山文贞,寿毛孝贞。
《儒仙外纪》载刘雪崖记:寿阳五峰山供雨师还阳贞人像,配享青主。题开山道祖郭静中,从游弟子傅真山。张元忠赞曰:伟哉仙师,挺然特立。济世救民,功无与匹。高谢时人,卓守其德。于乎公他,抗迹西山。飘然方外,心犹未寒。犹龙变化,孰测其端。壬午建景贤祠,追谥还阳靖惠,青主贞渊,寿毛秀节,既以秀不合谥,更毅。近读《五经堂集》,青主谥文贞,寿毛孝贞。仙人古无谥,还阳有行儒,故从易名例。袁佩璜(阳曲人字休徵)跋《仙儒外纪》曰:还阳、青主不相合而合也。还阳踪迹灵异,青主犹是儒者气象,特馀技为世所骇耳。昔人谓托于神仙者,图南(姓陈名搏,自号扶摇子,字长源,生于唐未,隐居华山,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隐,而邺侯(姓李名泌、字长源,唐京兆人,七岁能文,人称神童,及长,博通经史,精究易象,又好神仙说,学道深山,然知世务,德宗时拜中书侍中同平章事,潜运机谋,多所匡救。)观此可以知二公之所托矣。
康熙四十六年 丁亥
公元一七〇七年
武承谟丁亥南安江上偶忆青主先作录奉长房诗曰:
太原有异人,黄冠衲衣被。
迁徙无常家,山水足所寄。
浩荡乾坤坏,傲睨江海意。
聱牙读异书,放笔写奇字。
朝系磬一声,暮枕剑一睡。
歌罢鬼神泣,笔落风雨肆。
或咏圯桥履,或赋淮阴帜。
或吊汩罗魂,或洒少陵泪。
叹息知交尽,有子踵奇气。
桥梓并声名,三晋傅有二。
昔年曾被徵,几死京师地。
浩然得归来,遂初心独慰。
此翁八十余,俯仰真无愧。
盖棺事已矣,荣枯奚所计?
小子幸亲炙,形容留梦寐。
汾水邈冲融,大行耸苍翠。
惆帐吟高风,赠语千里世。
武承谟,字邵孟,号逸溪,清朝盂县西小坪村人。武全文之孙。承谟自幼聪明好学,遍读经史百家之书。康熙三十八年(1699)中已卯科举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再考中庚辰科进士。
乾隆十二年 丁卯
公元一七四七年
乾隆初年,闻喜张亦堪,搜集傅山遗稿,相当丰富,不幸作客江南,死在旅途,一囊稿本,全部丢失。阳曲张耀先是张亦堪的学生,每谈起这件事,叹惜不已,便带着行囊,到处搜访。朱星渚说他“尚义轻资,不惜烦费,凡山巅水涯,僧庐道院,有寸缣片石,必手摹力购而后已,复於傅氏后裔之仅存者悉搜之。”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收得很不少,终于在乾隆十二年得到祁县梁尊甫的资祖,在江苏宜兴刻成《霜红龛集》十二卷
阳曲张耀先思孝蒐辑傅山遗文得十二卷,昭馀(祁县)梁尊甫助刻。
阳羡瞿源洙为张思孝刻《霜红龛集》作序一篇。山西省图书馆藏
乾隆三十二年 丁亥
公元一七六七年
汾城刘贽和上海苏尔诒共同搜集傅山诗篇,编成《霜红龛诗抄》二卷,和吴雯的《莲洋诗抄》合称《山右二征君诗抄》,于本年刻版行世。
仰止轩刊本《傅征君霜红龛诗抄》九卷、《附录》一卷,山西省图书馆藏。
乾隆年间
鄞县全谢山祖望紹衣譔 餘姚史夢蛟竹房校《鮚埼亭集》三十八卷,卷二十六为太原郡守周景柱撰《阳曲傅先生事略》一篇,上之史馆,《鲒琦亭集》、《霜红龛集》均载
嘉庆四年 己未
公元一七九九年
拓本《小楷三元径》山西省图书馆藏。
嘉庆年间
阳曲张静生、张古娱兄弟陆续蒐《霜红龛》前未载诗文得六卷谓之《拾遗》。
道光七年 丁亥
公元一八二七年
夏五月,丹崖张凤翔为《傅青主女科》作序。(康熙十二年(1673)癸丑仲秋东吴顾炎武拜序《大小诸证方论》。)
《旬子注》、《淮南子注》、《傅山女科》清道光七年刻本,山西省图书馆藏。
道光十一年 辛卯
公元一八三一年
新正上元,同里后学祁尔诚为《傅青主女科》作序。
道光十六年 丙申
公元一八三六年
八月,《傅青主先生真迹》石印本。
道光二十年 庚子
公元一八四〇年
重镌《女科仙方便览》版存重囗囗院街经畲堂。
道光二十二年 壬寅
公元一八四二年
五台徐继畲刻印其父广轩先生《敦艮斋遗书》傅山先生语言《拾遗二卷》。
道光二十五年 乙已
公元一八四五年
吴经来刻本《傅青主女科》。
公元一八四六年
道光二十六年 丙午
《傅青主语言拾遗》抄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
公元一八四九年
道光二十九年 已酉年
镌《产后篇》海山仙馆业书
道光年间
《霜红龛家训》一卷,北京图书馆藏道光《昭代丛书》本。
咸丰元年 辛亥
公元一八五一年
寿阳刘雪崖辑刻《仙儒外纪》二册,专载还阳真人及傅山先生,并附寿毛事迹。
咸丰三年 癸丑
公元一八五三年
寿阳刘雪崖辑《霜红龛集》备存四十卷,并首列小引例言,以详缘起及内容,翌年镌成,板藏晋阳书院。
咸丰四年 甲寅
公元一八五四年
阳曲张廷鉴得傅山五世孙傅履巽家藏抄本,把张耀先刻本没有收进去的,编为《霜红龛拾遗》六卷。未及付梓,他便死了。其弟张廷铨,继续搜集,与寿阳刘雪崖共同合作,经过四十年的辛勤努力,辑成稿本四十卷《霜红龛集备存》,于本年书版刊成。
寿阳刘雪崖编录傅山《霜红龛集钞》,附《我诗集》,戴廷栻《半可集》,毕四亮《西北文集》,陈廷敬《午亭文编》,名国初山右四家文钞。并谓:戴文得春气、陈夏气、毕秋气、傅山则冬气。其志殊,其遇殊,其文自有不同,约在本年至翌年合刻成书,版藏晋阳书院。山西省图书馆藏。
同治二年 癸亥
公元一八六三年
元和陆懋修序刻《傅青主女科》。
十二月,,康衢王道平(介休王道平)识并序。这是《傅青主男科》最早的版本。
陆懋修,清代医家。字九芝、勉旃,号江左下工、林屋山人,元和(今江苏苏州),家为世医。懋修少攻举子业,因累试不售而承家业,竟以医名,于柯琴与尤怡两家最为折服,常以两家结论为依据而评述他家之观点得失,平时著述甚多。著成《世补斋医书》,包括《文集》、《不谢方》、《伤寒论阳明病释》、《内经运气病释》、《内经运气表》、《内经难字音义》。且重订及校正《傅青主女科》、《广温热论》、《理虚元鉴》、《校正王朴庄伤寒论注》,合为《世补斋医书续集》。
同治四年 乙丑
公元一八六五年
介休瑞祥仁借用西段屯义仓所藏《男科》、《小儿科》的刻版,重印《傅青主男科》二卷,附《小儿科》一卷,同时将道光七年张凤翔序刊之《傅青主女科》原版,合编成书为《傅青主男女科》,是最早的《傅青主男女科》版本。
同治五年 丙寅
公元一八六六年
二月上浣,药善堂,承启堂、郭,山右致和堂、王,捐资重刊沐书《傅青主男科》。
同治六年 丁卯
公元一八六七年
瑞祥仁刻本《傅青主女科》
同治八年 己巳
公元一八六九年
湖北崇文书局开雕《傅青主女科》。
光绪七年 辛已
公元一八八一年
江都郭钟岳序刻《傅青主男科》
上海有正书局影印本《傅青主先生自书诗稿》山西省图书馆藏。
光绪八年 壬午
公元一八八二年
是年,张之洞任山西巡抚,与学使王仁堪(字可庄、闽侯人,状元。)课士令德堂,辟其东隅,创建四徵君祠,以傅青主及吴雯、阎若璩、范镐鼎合祀。其后以张穆配享,为晋士式。
张之洞,是清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洋务派代表人物。清道光十七年八月初三生于贵州。咸丰二年(1852年)顺天府解元,十八岁中举人,廿六岁中进士。同治二年(1863年)探花,庶吉士,历任翰林院编修、教习、侍读、侍讲学士及内阁学士等职,一度是清流派健将,后期转化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大力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成为晚清“四大名臣”。
公元一八八四年
光绪十年 甲申
《傅山男科》刻本山西省图书馆藏。
公元一八八五年
光绪十一年 乙酉
雕《傅青主男科》附女科产后编善成堂藏版。
公元一八八六年
光绪十二年 丙戌
中秋节后,汾邑田嵩峻撰书《傅青主男科》序,重刊王道平序刊之《男科》分为四卷,《女科》数条仍然附后,《小儿科》改为第五卷。并将道光十一年祁尔诚序刊之《女科》重刊,名为《傅青主全集》,又名《傅徽君全集》。
光绪十三年 丁亥
公元一八八七年
冬月湖北官书处重刊《傅青主男科》。
光绪十六年 庚寅
公元一八九〇年
善成堂刊本《傅氏女科全集四卷》山西省图书馆藏。
光绪十七年辛卯
公元一八九一年
《傅青主男科》重刻于沪上
光绪三十二年 丙午
公元一九〇六年
平遥王氏刊本《咳唾珠玉》二卷,山西省图书馆藏。
光绪三十三年 丁未
公元一九〇七年
楚江罗襄印《霜红龛备存本》于太原省立师范学校,分赠友人,曾以铅字补其残缺字。
平遥王氏校刊本《霜红龛文集》四卷,山西省图书馆藏。
宣统元年 己酉
公元一九〇九年
平遥王晋荣校刊本《霜红龛集》笔记三卷、补遗一卷,《啬庐小引》一卷,《书札》一卷,《啬庐别集小引》二卷,山西省图书馆藏。
上海科学报馆影印本《乐饥斋诗章》,山西省图书馆藏。
宣统二年 庚戌
公元一九一〇年
丁宝铨抚晋时,重刻《霜红龛集》,搜购傅山墨迹。
丁宝铨(1866-1919),字衡甫,号佩芬,一号默存。汉族。原籍江西南昌府。始祖于明初官蓟州卫指挥佥事,授明威将军。卒赠镇国将军、都指挥同知,子孙世袭卫指挥事。丁宝铨1902年1月任广东惠湖嘉道道尹,1905年后历任山西翼宁道尹,翌年任山西省按察使,7月任山西大学堂督办。1908年升任山西省布政使。1909年11月任山西省巡抚。1913年 12月 21日报载:任命为全国水利局副总裁。1915年后,绝意仕进,隐居沪滨。
宣统三年 辛亥
公元一九一一年
山阳丁氏(丁宝铨)刊本《霜红龛集》四十卷附录三卷,《傅青主先生年谱》一卷,山西省图书馆藏。
史志编纂
康熙二十一年《阳曲县志》
康熙四十五年《平遥县志》
乾隆二十年《忻州志》
乾隆二十四年《寿阳县志》
乾隆三十年《汾州府志》
乾隆四十五年《祁县志》
乾隆五十五年《武乡县志》
嘉庆二十四年《介休县志》
道光六年《太原县志》
道光二十三年《阳曲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