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名相李泌,博涉经史,善文,尤工诗,以王佐之才自负。他身经安史之乱,竭尽心力,辅佐四代唐朝皇帝,立下扭转乾坤的盖世功业。他还精研《易》学,半生为道,遍访名山,寻得道高士,后人又称之为“神仙宰相”。
李泌(722—789),字长源,唐朝京兆(今陕西长安)人,西魏八柱国李弼六世孙,中唐名相。自幼聪颖过人,有“神童”美誉。
他性情洒脱不羁,好与人辩论。历仕玄、肃、代、德宗四朝,奉翼朝廷,定策平贼,位至宰相,封邺候。他从不居功自傲,始终保持平静祥和心态,当天下一旦安定,他就立即功成身退,回山隐居。获得上至皇帝,下至庶民百姓的尊敬。
七岁李泌妙对张说
李泌自小非常聪敏,书只看一遍就能背下来,七岁赋诗。开元十六年,京城大选天下才童。玄宗亲自登楼,楼下设高座,让应选者登台辩论。有个九岁的员俶,昂然升高座,“辞辩锋起,谭者皆屈”。玄宗大喜,把员俶叫到楼上,亲自试问后说:“外更有奇童如儿者乎?”员俶说他的表弟李泌,虽只七岁,但才学比自己高。玄宗闻说,立即差人把李泌叫上楼。
此时,玄宗正与燕公张说看国手对弈,便以围棋为题,叫张说试试李泌。于是,张说就用围棋出了一句上联:方若棋盘,圆若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
张说要求李泌对对,而且必须避开“棋子”二子。李泌不假思索地对道: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骋才,静若得意。
张说听后骇服,祝贺玄宗得到一个神童。玄宗也非常高兴地说:“这孩子的学识、思想,连大人都比不上!”随即赏赐衣帛给李泌,并且嘱咐他的家人:“要好好地保护、培养他。”
当时的宰相张九龄也非常喜欢这个“神童”,经常带他到自己的卧室里谈论事务。有一次,张九龄准备选用一位才能不高、个性软弱,但肯听话的幕僚。李泌虽然年少,但很率直地对张九龄说:“公起布衣,以直道至宰相,而喜软美者乎!”张九龄听了他的话,非常惊讶,马上很慎重地认错,改口叫他小友。
白衣丞相
李泌成年后,唐玄宗任命他为翰林,供奉东宫太子。后来杨国忠专权,李泌经常写诗讥讽他与安禄山,杨国忠就找机会将李泌降职。随后李泌辞去官职,隐匿山林,潜心修道。安史之乱爆发后,唐肃宗继位,遍访名士,再次找到李泌。
肃宗和李泌商讨当前局势,李泌分析当时天下大势和成败关键所在。肃宗要他帮忙,封他做官,他恳辞不干,只愿以客位身份出力。肃宗也只好由他,碰到疑难的问题,常常和他商量,叫他先生而不名。
外出的时候,李泌陪着肃宗一起坐车。大家都知道车上坐着那位穿黄袍的是皇帝,旁边那位穿白衣的,便是山人李泌。肃宗听到了大家对李泌的称号,觉得不是办法,就特别赐金紫,拜他为广平王(皇太子李豫)的行军司马。
据《新唐书》记载,肃宗问李泌剿贼战略,他根据当时情势,定出一套围剿计划。首先他断定安禄山、史思明等是一群没有宗旨的乌合之众,目的只在抢劫,“天下大计,非所知也。不出二年,无寇矣。陛下无欲速,夫王者之师,当务万全,图久安,使无后害。”
李泌还为肃宗制定平叛方略,采用“挫其锐,解其纷”战略,他说:“今诏李光弼守太原,出井陉,郭子仪取冯翊,入河东,则史思明、张忠志不敢离范阳、常山,安守忠、田干真不敢离长安,是以三地禁其四将也。随禄山者,独阿史那承庆耳。使子仪毋取华,令贼得通关中,则北守范阳,西救长安,奔命数千里,其精卒劲骑,不愈年而弊。我常以逸待劳,来避其锋,去剪其疲,以所征之兵会扶风,与太原、朔方军互击之。徐命建宁王为范阳节度大使,北并塞与光弼相掎角,以取范阳。贼失巢窟,当死河南诸将手。”
他还反复告诫肃宗“无欲速”,要着眼于长久,目的是要把叛军赶出老巢,一网打尽,不留后患。李泌的这段谈话可以和诸葛亮的“隆中对”相媲美。
邺侯家多书 架插三万轴
李泌出生书香门弟,据《邺侯家传》说,李泌的父亲李承休聚书两万余卷,并告诫子孙不得让这些图书出门,如有求读者,可在别院阅读、供馔。
《邺侯外传》记载,李泌17岁赋《长歌行》一首,说道:“天覆吾,地载吾,天地生吾有意无?不然绝粒生天衢,不然鸣柯游帝都。焉能不贵复不去,空作昂藏一丈夫。一丈夫兮一丈夫,平生志气是良图。请君看取百年事,业就扁舟泛五湖。”
诗写成之后,传抄的人没有不称赞的。因为诗歌中表露的志向十分明显,张九龄告诫他说:“早得美名,必有所折。宜自韬晦,斯尽善矣。藏器于身,古人所重,况童子耶?但当为诗以赏风景,咏古贤,勿自扬己为妙。”李泌听后十分感动,“尔后为文,不复自言”。
《旧唐书‧李泌传》载,李泌“尤工于诗”,所写诗文很多,如《复明堂》、《九鼎议》、《明心论》、《养和篇》、《建宁王挽歌词》、《八公诗》、《感遇诗》等等。
肃宗为李泌在南岳烟霞峰下兜率寺侧建房,名之为“端居室”,后人称之为“邺侯书院”,这是中国书院史上最古老的一所书院。李泌在此过了12年(757~768)修身养性、纵情山水、博览群书的生活。
端居室也是中国最早的私人藏书馆。韩愈在《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 中有句“邺侯家多书,架插三万轴”,可见其在南岳藏书之多。
神仙宰相
李泌还是个孩子的时候,身体很轻,能在屏风上站立,能在薰笼上行走。一个有道术的人说:“这孩子十五岁一定会大白天升天做神仙。”
后来,李泌在游衡山、嵩山时,“遇神仙桓真人、羡门子、安期生先生降之,羽车幢节,流云神光,照灼山谷,将曙乃去,仍授以长生、羽化、服饵之道,且戒之曰:‘太上有命,以国祚中衰,朝廷多难,宜以文武之道,佐佑人主,功及生灵,然后可登真脱屣耳。’”(《邺侯外传》)
李泌住在表哥郑叔则家时,曾经有八个容颜服饰很奇特的隐士来过,说他们仙术齐备,没有办不到的事。临走时叹道:“你的俗缘竟然没了,可惜了你的心志和骨相!”李泌要和他们一块去,他们说不行,姑且给他一个做完宰相的时间吧。那八个人出门就不见了。于是李泌作了《八公诗》记叙这件事。
李泌“死”后,当月有个叫林远的宫中使者在离长安很远的蓝天旅舍中见到了他。李泌独自骑着马,穿着平常的衣服,说暂时去衡山,他向林远述说自己辅佐四代帝王所得到的重用,呆了许久才别去。林远走了很远的路回到长安,才听说李泌已经死了。德宗听说此事之后,尤其感到悲伤和惊奇,德宗说:“李泌先生自己说,他得辅佐四个皇帝,然后再登天作神仙,这话应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