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的1978年3月,来自全国的21名少年被选拔进入中科大,成为中国首个少年班大学生。他们中年龄最大的16岁,最小的只有11岁。
没有经历过那个岁月的人,根本想象不出这些被称为“神童”的人当年的火爆程度。网红?红不过他们!
既然是“神童”,那这些孩子自然是有一些过人之处的,这不稀奇;问题是,被选中的“神童”,从“出道”的那天起,他们身上所背负的,便不只是一种自然禀赋了,还有了一种叫做“期望”的东西。换言之,“神童”,人们关注的不仅仅是他们“神”在哪儿,更关注于“他是怎么成为神童的?”以及“神童的未来将怎样一步步走向成功?”
于是,问题来了:既然人家的孩子能成为神童,我的孩子为什么不能成为神童呢?实话告诉你,最初,我真的认为有这样想法的家长是疯掉了!神童哎,是需要有天赋异禀的,那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成的吗?
能!不止一位家长相信人定胜天!我就亲眼目睹过这样的家长,执着于把自己天真活泼的孩子“培养”成神童。而他们通行的办法无外乎花钱让孩子进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学英语学奥数学学学,然后考考考......
很遗憾,那孩子最终也没有考进大名鼎鼎的八中的神童班。
比孩子没有进入神童班更让人遗憾的是,到今天,那孩子的父母也没搞明白孩子为什么没能进神童班——神童不是“学”出来的好吗?
和培养孩子当神童同样不理智的问题是,全社会都给了神童们巨大的压力:你都神童了,你怎么能不成功?进牛津、读哈佛那也叫成功?霍金才是成功好不好?
不到二十岁的小年轻啊!设想一下,让你身上罩着这么大的光环,背着这么沉的负重,你还能飞翔吗?走你都走不稳!
英国米德尔塞克斯大学教授琼·弗里曼从1974年起跟踪调查了210名极具天赋的儿童,但最终发现其中仅有6人(3%)“取得通常意义上的成功”。究其原因,教授认为这主要是由于神童们常会在多个领域表现出天赋而分心,而其中伤害最大的原因则是“神童”这一身份本身带来的负担。她说:“‘神童’也是普通人。但他们面临特殊挑战,尤其是不切实际的期待。”对此,她强调:童年时代的欢乐和创造力是取得一切伟大成就的基础。
说到这,我想再谈一个我亲眼所见的例子:同学的儿子是“神童”,但同学从未将他当神童捧,而是让他像普通孩子一样成长。可他就是“神”啊!几岁的年纪,对医学、对生物、对航天,都表现出了无比的兴趣。至于我们“常人”的功课,识字算数啥的,那简直就是小菜一碟!以至于当八中神童班招生时,尽管他妈妈不想让他去,但其他人看不下去了,愣是鼓捣孩子去考试了。结果自然是一考即中。
如今,这位当年的神童已经长成大小伙子了。虽然在我这个拙人眼里,他仍然是满满的神童光环,但真庆幸他的爸爸妈妈从来没给过他什么额外的压力。因此,如今的他,生活的平静自然: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一如既往地爱生活、爱家人。
这样多好!想起了一部美国电影《天才少女》:母亲早逝的七岁女孩玛丽是个数学神童,但当她的天份显露出来时,抚养她的舅舅却坚持不肯将她送去那种天才少年班,因为他认定,如果玛丽不能像普通人那样长大,就会像她母亲黛安那样无法得到自己的幸福:黛安极有天份,但也因此从小被母亲禁锢在家里研究数学,没有娱乐,没有玩伴,也没体会过体育、夏令营或派对带来的欢乐,最终不幸。
作为当下中国一个焦虑的母亲,面对一个神童,甚至有可能“培养”成神童的孩子,你会怎么选择?
四十年过去了,当年的“中国第一天才少年”宁铂已经遁入了空门;神童的传说却还在江湖流传。只是,突然觉得,神童成了仲永也没啥可大惊小怪的。神童也是人,重要的是愿他们快乐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