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著名作曲家 > 诗词大会再现神童!优秀不是天赋,只要教得好,你家娃也能像他一样!

诗词大会再现神童!优秀不是天赋,只要教得好,你家娃也能像他一样!

  • 发布时间:2023-05-10 14:56:27

盼星星盼月亮,全国人民都都爱看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终于在3月23日晚在央视科教频道正式播出,出人意料的是,第一集中,节目组就放出了重磅“炸弹”。

第一场的选手个个深藏绝招!最让人吃惊莫过于第一个出场、三季以来唯一的一位“10后”沈子杨。

在开场介绍中,他说到“我也喜欢词人辛弃疾,因为他上马能打仗,下马能作词,尤其他的‘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感觉我就是那个调皮的小男孩。”

虽然只有6岁半,沈子杨就已经博览诗词书了。《千字文》、、《唐诗鉴赏辞典》、他读的书堆起来比他的个头还要高……

人家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冲着擂主来的:

一口沙沙的小烟嗓让康震老师和蒙曼老师都捂脸喊萌!小子杨说自己是主持人董卿邀请来的,看着董卿一脸惊愕,他淡定地说:“你上一季说没有10后,我就是10后啊!”引得全场笑声一片。

他5岁开始背诗,现在六岁半会背500多首。董卿一算,这平均一天要背1-2首诗。

康老师好奇了:是妈妈让你背诗的吗?沈子杨表示:不是,妈妈一直反复吟诗,听多了之后,就开始背了。

“我学习诗词主要是熟读和背诵,还不太理解诗词的意思,但有时候读多了也能感觉到一点点意境。”

小子杨答题沉着冷静,在现场和百人团对诗,小子杨也是对答如流,一点儿都不怯场!像“天生我材必有用”这种在高年级课本里才会出现的诗词,他轻轻松松应对。

其实,能登上诗词大会的舞台,除了超级萌,小子杨更是有着实打实的诗词积淀,自上一季开播到现在,一年内,子杨背了500首诗。

对一个六岁的孩子来说,这种知识储备已经十分可观了,更不用说他小小年纪就拥有了大将风采,机智幽默,自信淡定,实在惹人喜爱。

比起其他很多“神童”,子杨身上最与众不同的就是他的天真可爱,子杨学习诗词并不是靠着死记硬背,正如康震老师概括的那样,子杨妈妈通过陪着他反复读诗,“念得熟了,自然就内化于心了”。

在第一期节目中,我们还看到了老熟人北大才子彭敏, 在夺得“中国成语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双料年度总冠军和“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亚军后,他又出现了。

彭敏说:“ 11 岁时,诗词就进入了我的灵魂,让我长成了今天的样子。”

在湖南偏远小镇的图书馆,彭敏竟然找到了南面百城的感觉。那时候他最喜欢的书就是《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宋词三百首》,能把这几本书背得滚瓜烂熟。

彭敏曾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一人对战25人的“飞花令”,全程十分镇定平静,成功后董卿问他发挥了多少功力,他回答说使尽了全力,这无论是否实情,都是谦逊的好回答。

凭着“死记硬背”,那些东西真正融入到他的灵魂和血脉深处,并且潜移默化地塑造了他的精神气质和灵魂质地。

彭敏在接受采访时说道:诗歌于我意味着什么?我想一个爱好文学的民族同不爱好文学的民族是有明显差别的,就像一个饱读诗书但不够富有的人和富有但缺少文学修养的人站在一起,他们所体现出的风貌、气质完全不同。

对于下一代的孩子们来说,诗词是弘扬传统更好的媒介,它篇幅短小,可随手拈来几首,不必非要去翻《全唐诗》。它不同于大部头的经典文献,没有说教意味,更容易提升人们的审美, 浸染灵魂。

背古诗词不仅仅是培养情操,更是学校的硬性要求。从去年9月开学以来,随着部编本语文教材普及,读诗词更是变成了孩子们的必修功课。

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文,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优秀古诗文129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达80%!初中也不例外,更是达到了一半左右。

人教版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

其实,抛开考试不谈,从小学习、背诵古诗词的好处,大家一定都深有体会。

诗词中有名山大川、有浩瀚历史,能让我们感受人世间最饱满的情感,体会到最恰当贴切、动人心魄的表达方式,为日后的学习、写作乃至个人成长埋下深厚的积淀。

真正有效的诗词教育不是摇头晃脑地死记硬背,而是让孩子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看到诗词背后的画面,了解相关的创作背景、历史典故乃至文化风俗,并通过联想,发现和感受现实生活中的诗情画意。

中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诗歌王国”,诗经、楚辞、汉乐府、魏晋古风、唐诗、宋词、元曲……辞藻之绚丽,韵律之优美,意境之幽眇,思想之深邃,堪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

儿童心理作家尹建莉老师所说:

“儿童时期是记忆的黄金期,也是吸收的黄金期,这个时候阅读和背诵的东西,会真正刻进脑子里,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财富。

被古诗滋养的孩子,是被生活和命运双重垂青的人。在平凡的生活之外,他多了一个诗情画意的世界。”

整个《中国诗词大会》都跟我们印象中的竞赛类节目不一样,没有剑拔弩张,也没有争相压制,从主持人到嘉宾评委,从参赛选手到百人团,说话的语速都不急不缓,面对胜负的态度也都气定神闲。

这就是所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吧,是只有长期地在诗词中浸润,才能拥有的一种从容。

诗词可以塑造孩子们的心智、丰富孩子们的感情、健全孩子们的人格、滋养孩子们的气质,并且,温暖他们的整个生命。

时代走到今天,相信不少朋友都想过这个问题:背古诗词到底有什么用?

有一个公认的回答是这样的:中国古诗词的好处,就是言简意丰。许多东西记下来,就是在心里生根,日后触景生情,总会懂的。

在这样的王国中徜徉,纵然可以一直沉浸其中“长醉不复醒”,但小学生们毕竟时间和精力有限,怎样让他们可以兴趣盎然地在古典诗歌中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呢?

考虑中国诗词的博大精深,孩子理解起来有难度,家长没有时间陪读,这就白白错过了孩子学习古诗词的最佳黄金时期,到时候后悔都来不及。

小学语文考试,最让孩子措手不及的就是课外知识的积累。古诗词赏析、成语接龙、神话传说填空等等,都在挑战孩子的知识储备量。

3-12岁是孩子的记忆力、学习力快速增长的黄金时期,也是孩子最容易模仿学习的时期。

每天能够花10-15分钟跟着家长或是专业的老师一起读古诗、听传统故事,学成语,不知不觉这些经典知识和人文常识就被孩子收录进脑中。

孩子脑海里有了深厚的文化积淀,不光是在培养孩子气质上有很大助益,孩子在以后语文学科的学习上更是得心应手、一点就通。


亲爱的家长们对于怎么帮助孩子学习古诗词又有什么妙招呢?欢迎在文章下方评论区留言交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