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天,一个来自甘肃白银、身着校服的少年凭借着一段指弹视频横空出世,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视频中略显青涩的他凭着娴熟的指弹技巧惊动了中国第一吉他手李延亮,甚至连高晓松看了之后都直呼“想砸琴”。随着视频的播放量轻松过亿,刘嘉卓这三个字也广为人知。
这一年,刘嘉卓不仅参加了央视的“出彩中国人”、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20周年庆典、“阿里音乐”盛典等多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节目,还客串了拥有4.5亿票房的电影《缝纫机乐队》,更在WAGF指弹比赛中展露头角,获得第一名。随着刘嘉卓越来越火,人们开始用“天才”、“吉他神童”等标签堆砌对他的赞誉,而这些都是刘嘉卓及其父母始料未及的。
2004年4月,刘嘉卓出生在甘肃省白银市。他的父亲曾是一个乐队的贝司手。嘉卓尚未出生时,父亲就为他播放音乐,弹奏曲子,对即将降临世间的嘉卓充满了期望。四岁前,嘉卓都是在音乐的陪伴中逐渐成长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嘉卓的精力越来越旺盛了。看着玩得不知疲倦的嘉卓,父亲觉得,是该给孩子买一件乐器的时候了。2008年,嘉卓四岁的时候,拥有了人生中的第一件乐器——一架电子琴。此时的嘉卓,对音乐世界充满了好奇,电子琴成了自己最心爱的玩具。在父亲的精心引导下,小嘉卓已经能够弹奏出第一首完整的乐曲了。欢欣鼓舞之下,小嘉卓练琴更加卖力,学习的曲子也越来越多了,第二首,第三首……小嘉卓不断地突破着自己。到了后来,对于一首陌生的琴曲,听上几遍,他就能弹奏下来。
嘉卓的伯父是白银市最知名的吉他手,青年时代曾在一二线城市闯荡音乐江湖,后回到白银市开办吉他培训班。在嘉卓七岁这年,伯伯来家中做客,听了嘉卓弹奏的琴曲,大为吃惊,为侄子的音乐才华所折服,遂决计让嘉卓跟随自己学习民谣吉他。这一年是2011年,嘉卓在伯父的引领下走进吉他世界的大门。嘉卓表现了出对吉他的极大兴趣,短短两年时间,就几乎穷尽了伯父之所学。
2013年,嘉卓开始接触并自学指弹吉他。在嘉卓跟随伯父学习的时候,他的父亲就把在网络上搜索吉它名曲当成了自己的任务。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西方指弹大师的演奏视频,当他把这个视频播放给嘉卓的时候,嘉卓被深深地吸引了——一把吉他,竟然可以拥有一个乐队的表现力,实在太神奇了!
自此,嘉卓决定从网上的视频中自学指弹吉他。这个决定得到了父亲的支持,父亲鼓励他说:虽然指弹吉他难度很大,但是你只要每天坚持学习一首乐曲中的几秒钟,几个月或半年时间就可以学会一曲了。然而,令父亲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嘉卓翻弹的第一首指弹乐曲,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就高质量地完成了。在父母的监督下,嘉卓的指弹水平不断进步。
当然,由于父母工作的原因,监督也有缺失的时候。在自学指弹的初期,有一天,父亲上班前交待嘉卓:下午你要把刚学会的曲子练习好并用手机录下视频,回来我看。自己一人在家,嘉卓忍不住玩起了电脑游戏,正玩得高兴时,父亲打来电话,询问嘉卓是否在练琴并且录了视频。嘉卓谎称已经弹完了,话音未落,父亲已经打开门站在了他的眼前……这件事之后,嘉卓更加约束自己了。他越弹兴趣越浓厚,越弹越觉得好听。
浓厚的兴趣和技艺的不断提高,使嘉卓在练琴上乐此不疲。从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他几乎牺牲了全部的午睡时间,每天午饭过后,一定坚持练琴一小时。每天下午放学回到家中,第一件事就是练琴,吃过晚饭,也要练习到九点以后,然后才开始写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正如刘嘉卓所说:我并不是天才,只是有一些天分,也比一些人更为努力。
然而,每天三四个小时的练琴时间,并没有与在校的文化课学习产生矛盾。小学阶段,嘉卓一直是全班学习的佼佼者。2016年,嘉卓以292分的成绩升入初中。进入初中,各科成绩也一直居于上游。
2017年,嘉卓来到北京,受到了北京龙杯公益基金会的赞助支持,他每天练琴更加刻苦,文化课也没有丝毫懈怠。在这个少年的心中,他要用对指弹吉他的热爱和勤奋,铸就一个普通少年的音乐梦想。
2018年,嘉卓一直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