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当前位置:首页 > 著名作曲家 > 【踏着唐诗去旅行No.18】一觉醒来作业就全会写,神童还是神仙?

【踏着唐诗去旅行No.18】一觉醒来作业就全会写,神童还是神仙?

  • 发布时间:2023-05-10 14:56:27

每一首唐诗,

都是鲜活的游历图,

诉说着大唐的故事;

每一位诗人,

都是资深的旅行家,

记录着盛世的情景。

诵一首诗歌,赏一个景点,

还有相关的历史故事,

有趣、有料、有成长,

让孩子足不出户,

即可游遍三山五岳,

不必死记硬背,

就能轻松学会唐诗三百首~


点击上方绿标收听


原    文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朝代:唐代   作者: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作    者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文学家。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王杨卢骆”、“初唐四杰”。

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返回长安后,求补得虢州参军。在参军任上,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译    文   


雄伟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

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

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

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

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

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

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

像小儿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



注    释  


1、少府:官名。之:到、往。蜀州:今四川崇州。

2、城阙(què)辅三秦:城阙,即城楼,指唐代京师长安城。辅,护卫。三秦,指长安城附近的关中之地,即今陕西省潼关以西一带。秦朝末年,项羽破秦,把关中分为三区,分别封给三个秦国的降将,所以称三秦。这句是倒装句,意思是京师长安三秦作保护。

3、风烟望五津:“风烟”两字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行为的处所。五津:指岷江的五个渡口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泛指蜀川。全句意为江边因远望而显得迷茫如啼眼,是说在风烟迷茫之中,遥望蜀州。

4、君:对人的尊称,相当于“您”。

5、同:一作“俱”。宦(huàn)游:出外做官。

6、海内:四海之内,即全国各地。古代人认为我国疆土四周环海,所以称天下为四海之内。

7、天涯:天边,这里比喻极远的地方。比邻:并邻,近邻。

8、无为:无须、不必。歧(qí)路:岔路。古人送行常在大路分岔处告别。

9、沾巾:泪水沾湿衣服和腰带。意思是挥泪告别。


赏    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王勃在长安的时候写的。“少府”,是唐代对县尉的通称。这位姓杜的少府将到四川去上任,王勃在长安相送,两人走出长安城宏伟的城垣和宫阙,还是不忍分别。


从长安到巴蜀,风烟万里,山长水阔,而此地一别,又不知何时何日才能相见。此情此景,激发了王勃的才思,写下了这首送别友人的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送别诗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悲哀。起句严整对仗,三、四句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第三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尾联点出“送”的主题。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送别诗中的悲凉凄怆之气,音调明快爽朗,语言清新高远,内容独树碑石。此诗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阙”,是皇宫前面的望楼。“城阙”,指唐的帝都长安城。“三秦”,指长安附近关中一带地方。秦末项羽曾把这一带地方分为三国,所以后世称它三秦之地。“辅”,辅佐,可以理解为护卫。“辅三秦”,意思是“以三秦为辅”。关中一带的茫茫大野护卫着长安城,这一句说的是送别的地点。“风烟望五津”。“五津”指四川省从灌县以下到犍为一段的岷江五个渡口。远远望去,但见四川一带风尘烟霭苍茫无际。这一句说的是杜少府要去的处所。因为朋友要从长安远赴四川,这两个地方在诗人的感情上自然发生了联系。诗的开头不说离别,只描画出这两个地方的形势和风貌。送别的情意自在其中了。诗人身在长安,连三秦之地也难以一眼望尽,远在千里之外的五津是根本无法看到。超越常人的视力所及,用想象的眼睛看世界,“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从河源直看到东海。“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从三峡直看到长安。该诗运用夸张手法,开头就展开壮阔的境界,一般送别诗只着眼于燕羽、杨枝,泪痕,酒盏不相同。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彼此离别的意味如何?为求官飘流在外的人,离乡背井,已有一重别绪,彼此在客居中话别,又多了一重别绪;其中真有无限凄恻。开头两句调子高昂,属对精严,韵味深沉,对偶不求工整,疏散。固然由于当时律诗还没有一套严格的规定,却有其独到的妙处。此诗形成了起伏、跌宕,使人感到矫夭变化,不可端睨。


第五六两句,境界又从狭小转为宏大,情调从凄恻转为豪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远离分不开知己,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一秦一蜀又算得什么呢。表现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这两句因此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厚情谊的不朽名句。


结尾两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两行诗贯通起来是一句话,意思是:“在这即将分手的岔路口,不要同那小儿女一般挥泪告别啊!是对朋友的叮咛,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紧接前两句,于极高峻处忽然又落入舒缓,然后终止。拿乐曲做比方;乐曲的结尾,于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有的却要拖一个尾声。



故   事  


王勃幼年时就非常聪慧,六岁时便能作诗,且诗文构思巧妙,词情英迈,被父亲的好友杜易简称赞为“王氏三株树”之一,表明了王勃早年就显示出杰出的文学才能。

九岁时,王勃读颜师古注的《汉书》后,撰写了《指瑕》十卷,指出颜师古的著作错误之处,表现了王勃早年就博学多才。

十岁时,王勃便饱览六经。

十二岁至十四岁时,王勃跟随曹元在长安学医,先后学习了《周易》、《黄帝内经》、《难经》等,对“三才六甲之事,明堂玉匮之数”有所知晓。

龙朔三年(663年) 王勃回到家乡,写《上绛州上官司马书》等文章,寻找机会,积极入仕。

麟德元年秋(664年), 王勃上书刘祥道,直陈政见,并表明自己积极用世的决心,深得刘祥道赞赏“此神童也!”

麟德二年,王勃通过皇甫常伯向唐高宗献《乾元殿颂》,借献“颂”以图仕进之意甚明。

乾封元年(666年),王勃通过李常伯上《宸游东岳颂》一篇,接着应幽素科试及第,授朝散郎,成为朝廷最年少的命官。之后,才思泉涌,笔端生花,撰《乾元殿颂》,文章绮丽,惊动圣听。唐高宗见此颂词,歌功颂德,词美义壮,乃是未及弱冠的神童所为,惊叹不已:“奇才,奇才,我大唐奇才!”王勃的文名也为之大振,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合称“初唐四杰”,并推为首位。

王勃当上朝散郎后,经主考官的介绍,担任沛王府修撰,并赢得了沛王李贤的欢心。一次,沛王李贤与英王李哲斗鸡,王勃写了一篇《檄英王鸡文》,讨伐英王的斗鸡,以此为沛王助兴。不料此文传到唐高宗手中,圣颜不悦,读毕则怒而叹道:“歪才,歪才!二王斗鸡,王勃身为博士,不进行劝诫,反倒作檄文(古代用于征召,晓谕的政府公告或声讨、揭发罪行等的文书,现在也指战斗性强的批判,声讨文章),有意虚构,夸大事态,此人应立即逐出王府。”唐高宗认为此篇意在挑拨离间,钦命将他逐出长安。于是,王勃被逐。他凭着自己的才情和苦心经营刚刚打通的仕途,就这样毁于一旦。

王勃所遇到的第二次打击,是在虢州参军任上杀死自己所匿藏的官奴而犯罪。

咸亨二年(671年)秋冬,王勃从蜀地返回长安参加科选。他的朋友凌季友当时为虢州司法,说虢州药物丰富,而他知医识药草,便为他在虢州谋得一个参军之职。就在他任虢州参军期间,有个叫曹达的官奴犯罪,他将罪犯藏匿起来,后来又怕走漏风声,便杀死曹达以了其事,结果因此而犯了死罪。幸亏遇大赦,没有被处死。此事甚为蹊跷,王勃为什么要保护罪犯曹达,既藏匿保护又怎能将其杀死。据新旧《唐书》所载,王勃此次被祸,是因情才傲物,为同僚所嫉。官奴曹达事,有人怀疑为同僚设计构陷王勃,或者纯属诬陷,不无道理。这次被祸,虽遇赦未丢掉性命,但宣告了他仕途的终结。


名    胜


巴山蜀水


崇州街子古镇


崇州市历史悠久,古称蜀洲,其建制历史长达4300年,古称:崇庆。故有大重庆和小崇庆之说。公元316年设立县制,1994年撤县设市。崇州自古为繁荣富庶之地,有“蜀中之蜀”、“蜀门重镇”之称。 崇州市政府所在地崇阳镇为中国文化历史名城。

四川古镇大多离不开山水,或因山水而得名。自古就有蜀道难之说,自然就有一种粗犷的气质不失灵毓。街子古镇就似一把带有奇香的蒲扇,味江作为扇的骨架环抱古镇,轻轻地展开。

昔日千年古码头,曾泊东吴万里船;而今热闹依旧,笑声播撒如水漾。味江的瑞龙桥,还是原料的廊柱、雕栏、灰瓦;青石板街道,满径生香,迂回穿插,刻下岁月深深浅浅斑驳的印记。

寺古藏仙气,光严禅院的暮鼓晨钟之音已在凤栖山回荡一千四百多年,赋予了文化的神奇色彩。

沿味江两岸,浓荫密蔽,茶园栉比。随意寻个位置,清茶一杯,闲书一本,任阳光暖暖地吻遍全身每一个毛孔,任时间静静地从指间流淌。

酒吧一条街飘来淡淡的音乐,夜幕下的古镇早已被一杯淡淡的略带苦涩的酒取而代之。酒的气味随着音乐袅袅的飞舞,穿过了喧闹的城市,飞过了钢筋混泥土雕琢过的高楼大厦,似乎漫无目的,又似乎朝着一个方向舞去。

最美是雨季。细雨淅淅沥沥,千滴万滴的晶莹,把岸边的树叶滴打得婆婆娑娑,风声雨声叶声,交汇成另一曲天籁,朦朦胧胧地叫人读不透,听不懂。如丝、如绵、如玉的雨,落在古老的石板上,如泣如诉,这是石板的愁?石板的泪?还是那天仙指间流出的优美曲调?街子古镇的情怀,值得你细细品味。

猜你喜欢

【踏着唐诗去旅行No.17】给我三斗酒,我就跟你走

【踏着唐诗去旅行】历代君王词,他的霸气谁能懂?

【踏着唐诗去旅行】千古一让,成就了一个万国来朝的开元盛世!

【踏着唐诗去旅行】诗词界的一场离奇车祸,肇事者原来是他!

【踏着唐诗去旅行】《妖猫传》里没有他,但他却熬出最伟大的唐诗

【踏着唐诗去旅行】唐代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一场送别

【踏着唐诗去旅行】哪里的日落景色最美而又最忧愁?

【踏着唐诗去旅行】漂泊半生,方明白什么才是最值得珍惜的

踏着唐诗去旅行】一首诗竟派生出两个成语流传后世

【踏着唐诗去旅行】谁这么牛?竟三番五次拒绝韩愈的春游邀约

【踏着唐诗去旅行】古代名士为何喜欢隐居终南山?

【踏着唐诗去旅行】红颜一笑为哪般?

【踏着唐诗去旅行】为什么李白对汪伦的感情比杜甫深

【踏着唐诗去旅行】古代的大诗人们都逛过哪些地方

【踏着唐诗去旅行】李白为何会被流放“诗城”

【踏着唐诗去旅行】什么样的瀑布竟有几千尺长?

【踏着唐诗去旅行】《春夜喜雨》/ 杜甫与凤凰的故事


♫ 节目简介 ♫


《带上孩子,跟着唐诗去旅行》是由亲子营推出的大型儿童教育公益节目。该节目由互联网播音界资深主播夏萌姐姐主持。

每天诵读三分钟,

打好语文基本功,

一起带着孩子读唐诗,学历史,游名胜,

让孩子在诗词中游历中华。

成长路上,有诗,也有远方!

▼扫码关注,不再错过精彩!▼

—— 老师好帮手,学生工具书,家长亲子宝——

点击阅读原文领略更多精彩!

友情链接